泛在学习环境下生本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月亮湾小学,清新的校园、琅琅的书声、充满活力的教师、幸福快乐的学生……一切都显得那么阳光、自信、和谐。这得益于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生本教育。
  月亮湾小学坐落于深圳大南山与小南山之间,矗立在前海自贸区与蛇口自贸区的连接带,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阳光向上的教师队伍。学校秉承“博爱、健康、快乐”的学校公约,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的办学理念,以“创净雅美丽校园,育阳光自信少年”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生本教育。
  一、生本教育 各美其美
  根据学校生源实际和办学理念,开展了“生本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生本教育倡导“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我们认为:学生是我们服务的中心,是教育的主体,要以他们为本,尊重爱护他们,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特长来实施教育,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学生要能自主、体验、合作、分享,在我们的校园里,学生能享受轻松自主的环境,让校园变乐园,让课堂成为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享受生命成长的殿堂。生本教育的的宗旨就是创造一个民主、开放、多元的教育模式,实现各美其美的目标。由此,我们探索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生本教育“四要素”课堂教学模式。
  核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泛在学习环境支持,自主体验,多元高效。
  原则:学导到位,分享交流,合作探究、轻负高效。
  目标:实现四个转变:A. 由传授知识向教会学生会学习、会生活、懂做人转变;B. 由以老师“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生“学”为主的课堂转变;C. 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D. 从经常面向少数人向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位学生、培养个性特长转变。
  要素:以泛在学习环境为支持,自主、体验、多元、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学、导、练、拓。
  二、 生本教育 助力“四化”
  在生本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文化建设特色凸显,成绩喜人。教育手段信息化、教育视野国际化、教育渠道社会化以及课程立体化已成为月亮湾小学四大特色。
  1. 教育手段信息化。首先在硬件建设上“千兆到楼宇,百兆在桌面,校园有线无线全覆盖”。信息中心、智能教室、学科功能室、生物科技探究室、未来教室等一应俱全。智能教室(功能室)电脑、实物投影仪、投影屏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组合,实现了多屏互动。未来教室集空间、云端装备、资源于一体,安装了智能控制系统、课堂教学智能交互系统和基于电子双屏的starC教学平台系统,能有效地开展交互性、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教学活动。学校在管理中把泛在学习理念辐射到每个班、每个学科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2. 教育视野国际化。学校开展ISC国际联盟课题,推进国际成员学校间的跨时空文化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活动侧重于成员学校之间的全球共存问题的探讨、交流及经验和成果的分享。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开展留学生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与留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世界,开阔视野。创建英文网站,以此作为学校国际交流的窗口。另外学校还进行了英语 课程的整合,开发了英语 美术和英语 音乐校本课程。与阳光小学、南油小学三校合作,成立英语绘本教学共同体,并采用澳大利亚希尔斯学校和艾华绘本馆提供的英语绘本资源。
  3. 教育渠道社会化。为创建开放的育人环境,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优化教育生态,盘活教育资源,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上广开资源,营造了全方位育人环境。创建了家校合作平台——“家校荟”,作为家校、社区沟通的桥梁,也是家长、社会了解学校的窗口;利用班会课开展“大爱妈妈进课堂”活动。围绕“感恩、尊重、大爱、礼仪、环保”等主题,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是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开展品德教育的一项特色活动。
  4. 课程设置立体化。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在国家课程之外,月亮湾小学树立大课程育人观,开发形式多样的综合课程、学科课程、创新实践活动类校本课程,培养阳光自信少年,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的课程改革是基于大课程理念的课程整合与创新。重点进行了德育课程创新、艺体课程创新及英语 课程整合。
  (1)德育课程创新。开发了德育校本课程“三歌一规”,即日常行为三字歌、安全自护歌、文明礼仪歌和《弟子规》。引进德育社会课程“大爱妈妈进课堂”。并创建月亮湾梦想大舞台,助力孩子们梦想起航。
  (2)艺体课程创新。我校精心创编的木兰扇和口风琴的校本课程进一步创新。 “人人会打木兰扇,个个能吹口风琴” 是每个月亮湾孩子的基本技能。
  (3)英语 课程创新。 重点开发了英语 美术(绘本)、音乐、科学课程。把英语、创新思维、表达能力、实验探索精神的激发及绘画、音乐统统都融合进我们的英语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多途径全方位习得英语的同时,又将英语作为学习美术、科学、音乐等学科的语言媒介,学生得以从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学习、理解英语、科学、艺术、音乐,激发多元、灵活而深刻的思考。
  (4)创新校本课程之少年创新院。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校以“月亮湾少年创新院”统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跨学科、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型的六大创新课程,即生命科学课程、环境科学课程、跨界想像空间课程、创客课程及电脑机器人课程。倡导“人人都参与”和“人人都创新”的文化。通过整合学校资源,以项目研究形式成立项目活动组,根据不同项目的需求以社团活动或实践项目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并形成了小博士——小院士;小能手——小院士;小创客——小院士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和创新能力进行发展性评价。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校本课程建设问题,确实是个老话题了。但是目睹现在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问题,总想把我个人的观点抛出来,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误把学校课程等同于校本课程。这类学校的所谓“校本课程”呈现“高大全”格局,什么都包揽其中,一些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一些学科的培优辅差、一些学科知识体系内的兴趣小组活动等等,统统都算是“校本课程”,并把国家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城市桥梁的景观要求日益增加,斜拉桥以其优美的造型受到人们喜爱。大跨斜拉桥结构刚度较柔,结构动力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桥梁结构振动,是
当前,在近5万公里的国家高速公路上,一场对公路“使用说明书”——标志、标牌的全面规范行动正在有序进行,给公众跨区域出行带来不便的一路多名、编号不一、标志不规范等问题将
红砂岩由于其材料本身的特殊性.在以往的高等级公路中很少用作路基填筑材料,一般都是作为弃方处理。若将施工中沿线开挖的大量红砂岩弃置不用.而远运其他材料填筑路基,则造价昂贵
钢纤维混凝土(SFRC)是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建筑材料,较普通混凝土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当时在欧美国家已被广泛使用。而我国公路行业于
【摘 要】为了促进科学教育创新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我们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体验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探索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的策略,使科学教育回归人文教育,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关键词】小学科学;体验性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已成为教学的基本理念。新课程强烈呼唤转变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