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对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腹针联合中药组(针药组,27例)、腹针组(27例)和克罗米芬联合绒促组(西药组,30例)。针药组采用腹针联合中药周期治疗,腹针组采用单纯腹针治疗,西药组采用克罗米芬(CC)及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治疗,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妊娠除外。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和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以及月经情况、中医症候评分,统计妊娠率,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均不同程度恢复排卵,针药组排卵率59.3%(16/27),腹针组排卵率55.6%(15/27),西药组排卵率53.3%(16/30),3组间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针药组治疗后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态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月经情况、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针药组治疗后月经情况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腹针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高于西药组(均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8.9%(24/27),腹针组为92.6%(25/27),均高于西药组的56.7%(17/30,均P<0.01)。针药组及腹针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腹针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月经情况及临床症状,疗效优于CC联合HCG,并能提高排卵率、改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受孕率,无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实际出发,就当前上海海图中心航海图书物资管理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描述了数字化技术(ERP系统)在航海图书物资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改进的期望。
基于智慧职教云平台,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传递规律将课程资源进行有序组织、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以“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
目的总结并分析近10年来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
规范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制文行为,从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协调会签、法律审核、签发公布、上报备案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采用超声-回流方法制备了反式-二羟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锡髧(SnP)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物光催化剂(SnP/MWNTs),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