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471085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变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借助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来感染学生情绪,让学生可以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方式;课堂氛围;问题;情境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教师的博学多才和才华横溢,可是学生却很少参与教师的课堂。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并不积极主动地思考,知识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逐渐产生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觉到枯燥和无聊。教师要借助新课改的东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通过灵活变化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关注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那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枯燥和无聊。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或调整语速,不断地变化自己的教学,给课堂时不时地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竞赛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这样学生的不同神经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也会处于一种积极地兴奋状态,期待着教师的下一种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对教师变化的课堂充满期待,从而关注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在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作者是按照远—稍近—再近—更近的顺序写大潮中景象的;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探究作者是从哪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教师不同形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不同的课堂授课形式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在课堂上,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分析来习得知识,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借助提问提高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达到强化和巩固的目的。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通过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维能够得到发散,积极地进行探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问,引导学生解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来发现规律,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教师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从古诗上的字面意思上升为了诗句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可以升华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在思考中把诗句的意思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古诗中的哲理。通过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有时在做题时,不知道自己的步骤写错了,但是教师却一目了然,这也是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的问题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的“导火索”,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创设引生入胜教学情境,感染学生学习情绪
  教师要利用情境对认知学习的引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可以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环境中,心理会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究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给学生呈现出一段有关恐龙的视频,比如《侏罗纪公园》片段,活灵活现的恐龙把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吸引到了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栩栩如生的恐龙让学生对于教材中讲授恐龙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学生会想文章的标题问什么是:“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没有翅膀怎么飞呢?”带着好奇和渴望,教师就把学生带入到了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促进学和僧对于文章学习热情的增加,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
  四、营造平等和谐课堂气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娴熟的解题技巧能够激发学生敏捷的思维,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方法,从而让课堂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师生在课堂上都是精神愉悦的,自然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其师而亲其道”,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会更持久。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既要当学生的“良师”,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上给以帮助和指导;也要做学生的“益友”,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和分析中提高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课堂潜在的能量,有了它,课堂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课堂的精彩是需要学生参与的,只有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课堂才能够展现出活力和精彩。教师要开动脑经,让课堂展现出学生的精彩表现,那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更足,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地挖掘,实现高效课堂和学生的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求研究[J].语言教学与分析,2009(3)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年
  (作者单位: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镇菜园小学)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介绍在桥梁抗震中,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及集中质量法在连续刚构桥抗震中的应用.
在北京市五环路转体重万吨以上的斜拉桥转动体施工中,为确保转体过程的安全和转体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转体前对转动体进行部分称重试验.文章重点介绍对转动体不平衡力矩、摩阻
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时代对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探索新的创新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型人
【摘 要】 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强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样做充分肯定了阅读输入对于写作的指导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同时这样的做法多少受到了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重输入、轻输出”这一观点的影响,而忽略了将写的能力应用和迁移到读当中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希望在输出驱动理论的指导下对读写教学模式做出一些改变,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寓写于读,寓读于写,通过读写结合,以
提前预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条件可为施工单位安排组织施工提供有力保障,地质雷达作为重要的无损检测设备,因其操作简便、分辨率高、图像直观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文章结合使
【摘 要】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自带着极大的应用优势;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能使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生动化、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够活动课堂的教学氛围,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