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来源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一直是严肃且认真的。
  在母亲小的时候,这种严肃与认真的性格便形成了。她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外婆是一名小学老师,平日里很忙,即使周日也是在备课或是出题目,没有时间管母亲,母亲因而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听外婆说,放学后母亲从不贪玩,一回到家便是烧水、扫地,每天外婆下班,母亲早已把菜洗好,然后自己去写作业了。正是因为母亲的认真,她不论小学还是初中,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但初中毕业后,母亲并没有继续读高中,而是选择考取中专。日后我问起缘由,母亲笑笑说:“那时侯条件不大好,你外公外婆也不容易。当时的中专包分配,我想着早点有个工作。”
  母亲对待生活也一直非常认真。她从小到大,对时间一直规划得井井有条。她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休息前对第二天进行安排:何时起床,何时早饭,何时工作,何时睡觉……有条不紊。因此,母亲的作息一直非常有规律,身体自然也好。
  后来,母亲成了家,有了我。她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也非常认真。
  她关心我的生活。衣食住行,她并非事无巨细地过问,但她认为重要的事却决不允许我出半点差错。她为我指导生活而不过分约束,恰到好处地给我提供成长的空间。她对我的学习也十分关心。可这种“关心”和大部分家长不大一样,她不过分在意分数,而是有独到的眼光和长远的计划。在我上小学时,她从不要求我写课外习题,也从未给我报过任何辅导班。她说:“赢在起跑线上,未必就是真正的赢家。在比赛开始时就背上重物的人,实则心里是丧失了斗志的。”她也从未对我说过“你一定要考多少分”之类的话,而是引导我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并鼓励我多阅读,多探索新知。
  我尤为感激的是母亲对我语文学习的辅导。记得小学时,我的语文成绩并不算好,但母亲未将分数放在心上。她没有让我死记范文和阅读模板来提高分数,而是鼓励我深入理解文章,感知作者情感。再后来,她又引导我自主创作故事,撰写文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睿智地意识到:若执着于死记硬背,思维必会受到约束,反而不利于长久的语文学习。果然,待我上了初中后,语文成绩实现了极大的飞跃,名列前茅。
  母亲是一个有大智慧、思想开明、认真严肃的人,她有长远而明智的考虑和可以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我要感谢母亲,因为她给予了我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我敬佩我的母亲,我的优秀是她辛勤养育的成果,而她的成功靠的则是自己的努力。对母亲,我永远会报以最深的感激和最純粹的敬意。
  愿我的母亲诸事安好!
其他文献
壶仙居所在的观前街汇集了全城最有财势的商贾、最有名望的贤达,当然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和落魄的乞儿。可以说,这里就是整个姑苏城最繁华的所在。唐苏苏自小没爹没娘,从记事开始就在壶仙居里帮忙打杂,到十来岁的时候,从门前迎宾、问好引座到提瓶献茶都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众伙计见他能干,便越发地把活儿都推给他。  这不,厨房里的宋二把油腻腻的碗碟推到他面前:“唐苏苏,这些碗你洗了。一个时辰要是洗不干净,小心你的皮
李浩,小小年纪,酷爱历史。遨游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里,沉醉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喜欢在城市里穿梭,对各种各样的公交车十分感兴趣,是个狂热的公交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独倚窗前,银光倾落,世间的喧嚣早已无影无踪。茫茫天河,仿佛只有那个声音在我耳边回响。虽思绪万千,却复静水无波。  曾几何时,我眼中的苏轼还只是个啰里啰唆、难知其所云的文人。他的作品既难且涩,一提到他,脑中便全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