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弹簧浮置板静载抗裂非线性损伤分析

来源 :铁道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损伤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钢弹簧浮置板进行静载抗裂非线性损伤仿真分析。采用C45、C50、C55三种强度混凝土结构建立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分别计算应力-应变关系和损伤因子,分析钢弹簧浮置板的损伤情况、位移和应力,并将C50混凝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结构开裂荷载和开裂挠度影响较大;C50混凝土的钢弹簧浮置板开裂荷载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为1.1%,开裂挠度误差为5.7%,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参数非均匀分布等原因造成;所建立的混凝土损伤塑性分析模型对结构宏观损伤分析
其他文献
对地基反力系数法中地基土体水平位移进行修正,将桩体断裂位置以上土的位移按系数分配给相邻桩体,然后将桩土位移差值代入微分方程求解桩身位移和弯矩,得出了桩体断裂后相邻桩体的变形与受力情况的计算公式。利用软件ABAQUS中的XFEM模块模拟了实际高填方路堤工程中桩体的弯矩、断裂位置及顺序,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理论公式对路堤边缘位置桩体的弯曲情况描述的较好,桩身弯矩变化规律、桩身弯矩最大值、最大值发生位置与数值计算模型拟合相近。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分配桩体断裂位置以上土的位移给相邻桩体并求解微分方程,
为科学评价北京市一长大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对邻近京津城际铁路路基的影响,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基坑钻孔桩的施工过程、基坑的开挖过程以及建筑荷载的施加进行了全过程动态模拟,分析了京津城际铁路路基的竖向及轨向变形特征,预测可能的施工风险。结果表明:钻孔桩孔壁无防护措施工况下存在塌孔风险,采用钢护筒护壁后,孔壁变形值可忽略不计,且对邻近铁路路基变形无影响;基坑开挖后,既有城际铁路路基发生的变形值及差异变形值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施加建筑荷载后,既有城际铁路发生的变形值及差异变形值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路基最大竖向变形分
为了研究气压焊接钢轨端面的处理工艺,采用不同的钢轨端面加工方法制备了9种试样,对试样表面进行显微拍照,观察其表面形貌并进行成分分析,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处理后的钢轨端面的表面微观特征和氧化物含量。结果表明:锯切和磨削后的试样表面存在氧化物;状态不好的端铣机加工的钢轨端面表面存在氧化铁,且不易被锉削加工消除;磨削砂轮的新旧状态对加工效果无明显差别;锉削加工可有效去除磨削加工表面的氧化物。
以沪宁城际铁路一座特大桥摩擦型群桩基础工程为背景,采用室内三轴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土层压缩性变化规律、群桩基础沉降及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粉土弹性模量增长倍数与土体孔隙水压力下降百分比呈指数递增关系;承压水降压对角桩影响最大,边桩次之,中心桩所受影响最小;承压水降压使群桩基础出现了明显的附加沉降及负摩阻力,且承压水水头降深越大,负向摩阻力的作用范围越大,桩身附加轴力越大。
对徐州—连云港高速铁路邳州跨度(84+168+84)m连续梁拱桥上无缝线路钢轨强度进行了检算,根据检算结果和钢轨受力需求在桥梁两侧梁缝处左右线各设置一组钢轨伸缩调节器和上承式梁端伸缩装置。对钢轨伸缩调节器及梁端伸缩装置的总体和细部进行了设计,给出了其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上的铺设技术。经现场测试,钢轨伸缩调节器和梁端伸缩装置在大桥上铺设后,动车组通过该处时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针对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高地震烈度等多种因素并存环境的隧道在高地应力与地震联合作用下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依托某铁路隧道,根据岩体强度应力比与相对变形值两个指标,确定了三种软弱围岩变形等级的分级标准;结合三维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变形等级的软弱围岩条件下围岩与隧道支护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围岩变形等级越大,隧道位移差越大;围岩加速度响应主要受入射地震波与围岩自身性质影响,与软弱围岩变形等级无关;不同变形等级下隧道横断面支护结构的弯矩、轴力极值规律大致相同,随着软弱围岩变形等级提高
建立重载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不同枕下垫板刚度、不同道床厚度条件下铺设弹性轨枕对重载铁路有砟轨道结构受力及变形特征的影响,并与铺设普通轨枕地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枕下垫板刚度对有砟轨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征影响较大,随着枕下垫板刚度增大,钢轨的垂向位移逐渐减小,钢轨支点反力、道床垂向位移、道床与基底的垂向应力非线性增大;对于重载铁路,枕下垫板刚度在70~100 kN/mm取值既可控制钢轨垂向位移不超过1.8 mm,又可减轻轨道部件受力、延长道床养护维修周期;道床厚度相同条件下弹性轨枕地段
为研究轨道结构对多跨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新福厦(福州—厦门)铁路多跨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线路纵向阻力,建立了考虑桥墩弯矩-曲率非线性和
通过对石太(石家庄—太原)线半径小于400 m曲线区段上股铺设的不同热处理钢轨磨耗情况进行跟踪观测,拟合得到通过总质量与磨耗速率的关系,分析不同热处理钢轨的磨耗规律。结果表明:侧面磨耗是影响重载铁路上股钢轨使用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相比强度等级最高的热轧钢轨,在小半径曲线上股选用强度等级更高的H370钢轨可以减小侧面磨耗速率,延长使用寿命1倍以上,且使用过程中表面状态良好;对于各强度等级的上股钢轨,同一通过总质量下圆缓点侧面磨耗量最大,建议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圆缓点附近钢轨磨耗的观测。
为解决传统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采用人工整平或简易整平方式施工易产生混凝土振捣不足、凹槽四角裂纹、底座板标高误差大等问题,研发了可遥控操作,具备推平布料、振捣密实、提浆、整平塑型等功能的单双线一体化底座模板系统和自动整平设备,并在郑州—万州高速铁路湖北段桥梁上开展了现场应用。与采用传统设备相比,该模板安装简单,凹槽定位准确,伸缩缝可自由调节。一体化底座模板系统和自动整平设备可显著提高底座板施工精度和作业效率,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质量可追溯,并通用于路基、桥梁各种工况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具有广阔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