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与恙虫病患者免疫损伤的差异比较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与恙虫病两种疾病患者病程中免疫损伤的差异。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SFTS患者和16例恙虫病患者,另外以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CD3+ 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的比例;同时用Luminex液相芯片平台技术检测外周血34个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间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差异。

结果

SFTS患者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比例、CD4+及CD8+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恙虫病患者(t值分别为4.860、9.411和5.030,均P<0.01),NK细胞及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恙虫病患者(t值分别为2.344和5.896,均P<0.05)。SFTS患者病程中外周血浆细胞比例为(7.7±1.2)%,危重患者最高可达30%,都表现为λ单克隆型细胞群;而恙虫病患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浆细胞。检测34个细胞因子水平发现,SFTS与恙虫病患者白细胞介素- 1受体抗体(IL-1RA)、白细胞介素(IL-6、IL-15、IL-10、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 -干扰素(IFN-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IFN -γ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MIP-1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AA、PDGF-AB/BB)及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表达均异常,其中SFTS患者IL-1RA、IL-6、IL-15、IL-10、TNF-α、IFN-γ、G-CSF、Eotaxin、IL-8、IP-10、MCP-1和MIP-1α水平明显高于恙虫病患者(Z值分别为2.312、2.447、3.660、5.444、1.965、2.402、2.402、2.997、3.525、2.481、3.817和2.211,均P<0.05),PDGF-AA、PDGF-AB/BB和RANTES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恙虫病患者(Z值分别为3.728、2.514和2.649,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RANTES、PDGF-AA和PDGF-AB/BB水平均与SFTS、恙虫病患者血小板水平呈明显正相关(SFTS:r值分别为0.223、0.365、0.330,恙虫病:r值分别为0.263、0.632、0.407,均P<0.05)。在SFTS患者中,与存活组(21例)比较,死亡组(10例)CD3+ T淋巴细胞比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浆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3.980、3.314和26.692,均P<0.01),IL-1RA、IL-6、IL-15、IL-10、TNF-α、IFN-γ、G-CSF、Eotaxin、IL-8、IP-10、MCP-1、MIP-1α和MIP-1β明显升高,PDGF-AA、PDGF-AB/BB和RANTES明显降低(Z值分别为3.930、4.014、2.832、3.592、2.958、3.508、2.578、3.254、4.270、3.465、2.663、3.085、3.107、3.639、3.043和3.825,均P<0.05)。

结论

SFTS患者较恙虫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更严重;SFTS患者过强的体液免疫及T淋巴细胞凋亡程度与死亡发生密切相关。病程中检测CD4细胞、浆细胞及IL-6、IL-10为代表的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对SFTS与恙虫病的鉴别及病情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Watershed development programme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agroclimatic conditions in India resulted in beneficial impact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enhancement an
The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runoff curve number (NRCS-CN) method is widely used to simulate direct runoff, but the impact of rainfall intensity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