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麦轮作下连续施肥和麦秸还田对大豆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zq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豆麦轮作条件下连续施肥和麦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在黑龙江北部地区暗棕壤上开展不施肥、麦秆还田(麦秆逢麦季还田,还田量3 000 kg/hm~2)、施肥、施肥与麦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试验自2002—2018年共实施麦秸还田8次,种植大豆9茬。结果表明,连续施肥还田区大豆平均产量最高,表现为施肥还田>施肥>还田>对照,还田与不还田比,在施肥条件下平均增产4.99%,增减产变化幅度为-22.8%~39.3%;在不施肥条件下平均增产19.65%,增产幅度在3.2%~33.5%,麦秸还田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农业植保直升机水稻田喷施质量检测的方法,根据检测地块实际地域情况和检测时气象参数、飞行器理论喷幅宽度,设置了靶标区和非靶标区,设计了采样带及定位雾滴采集点;通过软件、设备进行雾滴粒径分布、覆盖密度、分布均匀度等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期为提升农作物病虫害航化作业质量以及飞防作业项目验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稻;植保直升机;施药质量  中图分类号 S 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
摘要 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一些成功举措为例,提出涉农高职院校要加强“三农情怀”建设、建立一支专业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细化农业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旨在为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涉农高职院校;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280-03 
摘要 通过问题调查、深入访谈对边疆民族地区农业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就業过程中面临着“四难”,即树立理性就业观难、全面提升难、精准帮扶难、发展拓展难;针对“四难”,提出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升实践能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农业高校;就业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277-03
摘要 基于水生態历史资料、2013—2018年调查监测数据以及2015—2018年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水污染物排放量等监测数据,探讨淮河流域新时期突出水生态问题,为淮河流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支撑。结果表明,经过3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水质改善明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显著下降,2018年排污总量几乎降至2030年限制排放量;优于Ⅲ类的水功能区占比逐年升高,但Ⅴ类和劣Ⅴ类2018年仍有1
摘要 为选育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高活性菌株,从4种不同风味食品中分离得到26株菌株,通过酪蛋白平板初筛和液体发酵复筛,得到2株纳豆激酶高产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为2株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采用氯化锂-紫外与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的方式,最终获得1株纳豆激酶活性达到2 338.01 U/mL的高产菌株SD3-3-6,该突变菌株纳豆激酶酶
摘要 [目的]應用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对短柄五加等五加属植物进行研究,以弄清倒卵叶五加和短柄五加的物种关系。[方法]通过对馆藏标本与现地植物形态进行观测,采用通用引物 ITS2 和 psbA-trnH对采自陕甘宁地区的短柄五加等50个样本进行扩增后双向测序,并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了五加属等相关植物的序列,分别通过ITS2 database或其序列注释,获得ITS2和psbA-trnH序列,随
摘要 為了解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探索其在机械化生产上的应用,于6~7叶期(T1)、5~7 cm薹高期(T2)和以上2个时期T1+T2(T3),分别喷施80、160 mg/L烯效唑(C1、C2)和150、300 mg/L多效唑(C3、C4),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油菜苗期性状、成熟期抗倒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①T1C1、T1C3可有效降低
摘要 总结了参加国家及安徽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思考,主要有:爱岗敬业、团队稳定和人才培养是保障;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和找准问题是基础;岗站合作、纵横结合核心技术集成创新是关键;技术产品化和技术标准化是抓手;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和成果可视化是手段;对接政府和经营主体,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产业竞争力提升是根本。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体会与思考;棉花  中图分类号 F 323.3
摘要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5个处理:间伐强度10%(处理①)、间伐强度20%(处理②)、间伐强度30%(处理③)、间伐强度40%(处理④)和对照(CK,不抚育),初次调查和间伐时间为2014年,复查时间为2019年,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杉木人工林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的影响。[结果]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胸径生长量均大于CK,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