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人类活动实践中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经验.行为是人类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反应.人是社会性动物,其行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即使是人的本能行为,也会不同程度并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社会属性.人的社会行为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由社会刺激引起的行为.不同社会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和文化.个人行为一般都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知识和行为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行为的结果获得了对
目的分析中国11个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携带质粒情况,及质粒谱分布特征。方法以1943–2012年从中国11个鼠疫疫源地内分离的2 213株鼠疫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碱裂解方法,提取质粒DNA,采用标准质粒对照法测量质粒DNA的相对分子质量(Mr),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质粒进行质粒谱分析。结果2 213株鼠疫菌共携带16种不同Mr的质粒DNA,其Mr分别为4×106、6×106、7
目的分析2006–2012年深圳市食物中毒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O3∶K6血清变异型毒力基因和分子分型特征,及其与O3∶K6血清型的基因遗传关系。方法对深圳市2006–2012年食物中毒病例肛拭子样本中分离的11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型,并根据地域分布与分离时间的不同,选取了7株O3∶K6血清型为对照组,对其以及O3∶K6血清变异型分别进行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群特异性PCR(GS-PCR
目的建立能够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类鼻疽菌)进行现场快速定量检测的上转发光免疫层析(Bps–UPT–LF)方法。方法以上转发光材料(UCP)作为标记物,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制备用于类鼻疽菌检测的Bps–UPT–LF试纸。采用分别由类鼻疽菌及与其近缘或传播途径类似的菌株配制的系列浓度标准菌悬液,评价Bps–UPT–LF试纸条的敏感度、准确度、精密度及特异度等检测性能后,采用纯生物化学试剂和模拟样本分别对
2013年年初,吕相征主任找到我,约我写一篇纪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60周年的文章,当时我不加思考的婉拒了,原因是我在编辑部工作的时间太短.近日吕主任多次提及此事,我真的不好再拒绝,于是决定提笔.谁知,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短短4年间所经历的人和事竟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一件、一件、一幕、一幕,令我回忆,令我感动。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的问题变得日趋复杂。在国际上,全球健康开始逐步取代国际卫生和全球公共卫生,并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术语。本文借鉴国际上对于"全球健康"定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全球健康实践及多学科、多部门专家看法,总结了全球健康的中文定义,希望以此推动、促进中国全球健康事业的发展。
目的分析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IMRPL)的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来源于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自2007年起,监测网由中国原116个县(区)调整为336个。将监测地区所有本地户口或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的0~4岁儿童均纳入监测。采用趋势χ2检验和Poisson回归分析IMRP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探究其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随时间的变化差异。结果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