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鲁迅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che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部家庭伦理题材的电影,《男与女》描述了一对来自不同家庭的男女超脱道德的束缚相恋的故事,悲剧色彩的奠定是影片烘托情感的切入点,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的运用是画面塑造的重要表现手法。李润基导演在情感的把握上丝丝入扣,将自然景观和人文社会拼接起来阐述主角在不同环境中对人性和伦理的遵循或背叛。  关键词:镜头语言;女性角色;家庭伦理  作者简介:张萌(1995.4-),女,汉族,河北廊坊人,河北
摘 要:曹禺,中国现代话剧里程碑式人物,他创作的《雷雨》、《日出》、《家》等经典剧作,使中国的话剧艺术走向成熟。自他出现后,中国话剧界才开始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并与世界接轨。在话剧界,他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开端;在现代话剧史上,他则是“中国的莎士比亚”。对于社会来说,他的话剧反映现实抨击黑暗是警醒世人的警世钟。他的每部作品都堪称经典,我们可以从曹禺对剧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来看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及窥探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唐宋昭君诗比较”(CX2016B527)。  摘 要:历代以昭君事迹为题材的诗歌数量惊人,反复吟唱,但诗人性别和取材角度不同,主题思想和思想感情有别。女性诗人吟咏昭君诗喜自比身世,抒发感同身受般激烈感情,昭君诗悲怨主题和毛延寿题材均是其开创,情感较之男性倍加哀婉与热烈,但亦不乏有站在民族和平角度,具有远见卓识的佳作;男性咏昭君诗大多超越了昭君个人的悲叹
摘 要 :《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的一部影片,影片获得了第 67 届奥斯卡 6 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等重量级奖项。电影讽喻了人类理性的消解,生活主体的消失,反映了美国的后现代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主人公阿甘被塑造成了一个正直诚实、孝顺,忠于友情和爱情,生活简单却执著的平民英雄形象,他是美国主流意识的代表,代表了传统的美国精神,更符合美国典型的保守价值观,也就是右
摘 要:《血战钢锯岭》取材自二战美军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影片主要讲述了他拒绝佩带枪械上战场,并在攻占冲绳岛要塞钢锯岭的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血战钢锯岭》作为导演吉布森阔别好莱坞影坛十年的回归之作,秉持了其一贯的电影表现手法,即融合了战争、宗教、人性等诸多元素,深入阐释了战争中信仰的力量和关于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反战;宗教;信仰;人性;血战钢锯岭  作者
摘 要:大约是从1985年以后,史铁生作品中的抽象哲学意味便日趋浓厚,并带有深重的自我反思和探索意识。而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以其超高的想象力和思辨力,充分融入了“人物符号化”的形式技巧,从纷繁万象中提炼普世情境,在界限模糊、相似重叠的画面中体现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索、反省在这个虚无与真实相交的世界里,蕴藏的是则是一种独特的“不确定原理。”  关键词:史铁生;《务虚笔记》;符号化;虚无和真实;不确
摘 要:德国导演托马斯·雅恩执导的电影《敲开天堂的门》通过主人公马丁和鲁迪两个身患绝症的人,临死前想去看一眼大海的故事探讨了生命与死亡,他人与自我两个方面,所体现出向死而生的哲理性命题,以及还原本真的人性诉求。  关键词:向死而生;他人;自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一、生命与死亡——向死而生  影片开始便利用交叉
摘 要:百年前在东北大地肆虐的一场鼠疫,哈尔滨这座城市陷入毁灭的危机,伍连德医生力挽狂澜,拯救了无数生灵。百年之后,迟子建将这段历史一一挖掘,呈现在世人面前,作品意在描绘天灾下的人生百态,勾勒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状态,于惨烈中感受生活的温暖。尤其是处在社会下层的边缘人物,展现他们的悲欢离合和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本文重点解析两个人物,对人生的解读处于对立面的两个人,一个马夫,一个太监,却在鼠疫中神奇地
摘 要:进入文明史后,女性悲剧是一个人类性问题。西方女性的“她者”身份从其三大文化渊源即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圣经》中一览无余。《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为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代表性形象,其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女性悲剧的具体性存在。从表面上看,这是由玛格丽特对爱情的执着与迪瓦尔的偏执及阿尔芒的愤怒之间的矛盾促成的。从深层意义上分析,这一悲剧是男权社会和男性文化中社会底层妓女生命走向的必然
摘 要:汉字起源时,它同古埃及文字、玛雅文字等一起被称作表意文字。汉字又由表意字为主的原始文字逐渐演变成以象形符号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方块字。虽然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其由文字画脱胎到线条过程中,它的主体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表意性仍是汉字最基本的性质。本文试从汉字的字形演变和构型结构来分析汉字的表意属性。  关键词:汉字;性质;表意  作者简介:贾盈荣(1984-),女,山西临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