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持续负压吸引和无负压持续吸引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无负压持续吸引胃肠减压,对照组采用负压持续吸引胃肠减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当天、第1、2、3天引流量,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感染、梗阻、吻合口漏等)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当天、第1、2天,观察组引流量分别为(41.6±29.67)mL、(62.1±39.67)mL、(96.78±56.7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8±31.23)mL、(75.3±42.16)mL、(96.78±56.7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2.79、-2.40,均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即肠鸣音恢复时间(18.68±8.21)h、肛门排气时间(69.77±7.76)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6±12.43)h、(90.26±8.86)h,且术后胃管留置时间为(3.43±1.21)d,术后住院时间为(12.04±1.5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6±1.76)d、(15.26±3.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2.87、-2.60、-2.90,均P<0.05)。观察组存在发热、咽喉炎及肺部感染的比例分别为6%、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16.0%、1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2、6.99、4.23,均P<0.05)。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无负压持续引流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严格筛选103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74例和持续性房颤组29例,从流行病学对照研究队列中选取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