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百万字,字字都是爱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rabit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鲜为人知的是,梁启超在忧国忧民、勤奋著书、匡国济世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将自己的学识和感悟,润泽在儿孙身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九个子女均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被人形容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俊才”。
  梁启超一生所写家书超过百万字,在这些家书里,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有的只是一位慈祥可爱的父亲和孩子们作亲切的交谈,谈自己的悲喜,谈对子女的相思,即便是谈国家大事和孩子们的学业,笔调也还是亲切的,可谓字字句句都是满满的爱。
  【信件摘抄】
  我的宝贝思顺:
  我接到你这封信,异常高兴,因为我许久不看见你的信了,我不是不想你,却是没有工夫想。
  你猜我一个月以来做的什么事,我且把我的功课表写给你看。
  每日下午二时至三时在东南大学讲《中国政治思想史》。除来复日停课外,日日如是。
  每来复五晚为校中各种学术团体讲演,每次二小时以上。
  每来复四晚在法政专门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二上午为第一中学讲演,每次二小時。
  每来复六上午为女子师范讲演,每次二小时。
  每来复一、三、五从早上七点半起至九点半,最苦是这一件,因为六点钟就要起来。我自己到支那内学院上课,听欧阳竟无先生讲佛学。
  此外各学校或团体之欢迎会等,每来复总有一次以上。
  讲演之多既如此,而且讲义都是临时自编,自到南京以来(一个月)所撰约十万字。
  张君劢跟着我在此,日日和我闹,说:“铁石人也不能如做”,总想干涉我,但我没有一件能丢得下。
  【信件解读】
  这封信节选自1922年11月26-29日《致思顺书》。一般说来,中国父母比较不擅于表达对子女的关爱思念之情,或者说,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梁启超则不然,他对子女的爱是形诸笔墨的。在称呼上,梁启超的家书打破了“字谕某”,或仅呼其名的方式,而代之以“我的宝贝思顺(梁氏长女)”,“小宝贝庄庄(梁氏二儿)”,有时则迳称“大大小小的一群孩子们”,足见其舐犊情深。他在1927年6月15日《给孩子们书》中说:“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这种“十二分热烈”的“爱情”,在梁氏家书中随处可见,用“笔锋常带感情”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这封信中,梁启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自己一个月以来所做的事,像是在故意向女儿“炫耀”自己的勤勉能干,其对女儿的激励作用不言而喻。这样以身作则的身教,恐怕比一万句空洞的说教都要管用。
  【适用话题】爱,要说出口;身教与言教;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
  【信件摘抄】
  大孩子、小孩子们:
  贺寿的电报接到了,你们猜我在哪里接到?乃在协和医院三○四号房。你们猜我现在干什么?刚被医生灌了一杯蓖麻油,禁止吃晚饭。活到五十四岁,儿孙满堂,过生日要挨饿,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Baby,你看!公公不听话,不乖乖过生日还要吃泻油,不许吃东西哩!
  我这封信写得最有趣,是坐在病床上用医院吃饭用的盘当桌子写的,我发明这项工具,过几天可以在病床上临帖了。……我写这封信,是要你们知道我的快活顽皮样子。
  【信件解读】
  这封信节选自1926年3月10日《给大小孩子们书》。这样带有幽默而又亲切的“父示”,在中国家书中是不可多得的,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时年54岁的梁启超那富有孩子气的“快活顽皮样子”,更能鲜明地感受到先生那乐观洒脱、从容自适的生活态度。
  家书所采用的语言风格也值得我们注意。梁启超晚年给孩子们的信,有极生动活泼的白话,这种“明白如话”的文字是“至亲无文”最好的说明。如1922年12月2日《与思顺书》中,有这样的话:“我的宝贝思顺……我很后悔,不该和你说那一大套话,只怕把我的小宝贝急坏了,不知哭了几场?”又在同月8日的信中,以“怎么啦!吓着没有?”起头,同月18日信中又有“我又想起你来了,说不写信又写了。”这样的文字,使书信成为“对话”,而不是“独白”。
  【适用话题】面对苦难;学会乐观;心灵的对话;从容的底气……
  【信件摘抄】
  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条件内用功,还没有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两三年来蛰居于一个学校的图案室之小天地中,许多潜伏的机能如何便会发育出来,即如此次你到波士顿一趟,便发生许多刺激,区区波士顿算得什么,比起欧洲来真是“河伯”之与“海若”,若和自然界的崇高伟丽之美相比,那更不及万分之一了。然而令你触发者已经如此,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怀,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怎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信件解读】
  这封信节选自1927年2月6日-16日《致孩子们书》,这段文字是梁启超写给长子梁思成的。当时梁思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不符自己当年的理想,向梁启超诉说了困惑。梁启超回信开解,引用曾国藩名言鼓励梁思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教育其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正是在父亲梁启超的谆谆教诲下,梁思成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学家,而他与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更是传为美谈,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适用话题】别急,慢慢来;耕耘与收获;一生只做一件事;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其他文献
雨后清晨,天边朦朦地泛起白雾,在初升的太阳照射下,像一匹橙红色的锦缎,柔柔地滑过这座城市。  我站在窗邊,负手而立看着窗外。清爽的风拂过脸庞,温柔清新却叫人迷茫。“你真的尽力了吗?”严厉的斥责又一次在耳边响起。尽力?或许,我只是努力了吧?尽力的标准是什么?鹤立鸡群、名列前茅,还是仅仅做到无愧我心?心中的不解与失落像清晨的薄雾遮住了远眺的眼。  新的学期像那喷薄欲出的红日,充满生机。而在上一次激烈的
亲爱的自己:  我不知道为什么写信给你,更不知道你何时能收到这封信,在这里有些愿望寄托于你。  首先愿你平安无事地度过青春期,但别平安无事地度过青春。你不是他们口中的乖乖女, 这点我比谁都清楚,你有时的果断、激动甚至有点“草莽精神”的意思,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愿你的世界里天天都是好天气。即便忘了带伞也要告诉自己:宝宝今天偏要淋雨!原来驱赶阴霾的太阳是明媚的自己。  愿你的成熟不是被迫。学着笑而不
微风拂过山野,吹醒每一株草木,每一支细流,唤醒着我心底的柔柔暖意。名曰感动,在无数细微的瞬间里,翻卷如浪。  千山月,辞家三千里;涯无垠,却问愁几许。  我将要启程赶回北方,离开这个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地方。那时年幼的我还不知愁为何物,只是深深觉得不舍得,不想离开也不愿离开。心中的不舍就像眼前的落花,溢满了一整个秋天。  站在车前,我眼中的泪水与眼前的长江水一样,翻涌成浪。奶奶用她那苍老如树皮的手摩挲
《同一堂课》是浙江卫视的一档文化教育类节目,每期邀请两位文化名人担任为期三天的语文老师,分别深入大陆与台湾的学校,教小学生经典国学,将家国话语“润物细无声”。正如节目主创的初衷,“我们的教育和语言都能更好,同时感受到整个华夏民族都是骨肉相连、血肉相连的”。  张大春:寓教于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一边是景,在美丽的宋朝,若似锦繁花,不可收拾;一边是情,在眼前的尘世,若锦上添花,作半片景。  ——题记  闲坐桌前,窗外的阳光柔柔地洒落下来,摩挲着窗边粉白相间的窗帘。边角泛黄的书页被铺下一层温暖,金黄的光氤氲在指尖。  拜读东坡的词作,我最是欢喜。此刻阳光也与我缱绻,虽然没有“雪沫乳花”的茶,但陶瓷杯中泡着的小菊翻滚沉浮,如云霞般舒展,其间闲情几片,也别有一番韵味。  是什么时候,他笔墨轻染,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有网友在微博兜售大批明星的航班信息。在微博搜索“明星航班”,就会出现很多以航班、明星证件为名的账号:他们会发布明星的简短出行信息,如“xxx,x月x日,x地”,要求买家加微信私聊。卖家告诉记者,如果想长期追星,可以购买明星身份证号、护照号等,还能帮办刷关(先买全价机票再退票)业务。  2017年,女星刘涛曾发文斥责明星航班消息被泄露,呼吁有关部门管理此事。从刘涛晒出的图片中可
【中考真题】  请以“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题目当中“就这样”三个字是“种子”的发源地,是文章具体叙事的根本,不仅需要写出“这样”的成长过程,更要写出如何埋下种子,因了怎样的人、物、事、情、境的影响或启悟,才有了自己这样独特而深刻的成长蜕变。这样的过程清晰明了,才有助于突出描绘“埋”的画面、细节或场景。“就”字,暗示了静静地、不知不觉地、润物无声地“埋”下的
2017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离休干部、原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导演杨洁因病去世,享年88岁。她执导的《西游记》,拍了6年,自1986年至今,热播三十余载,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杨洁1958年进入央视,一直想拍电视剧,苦于机会不多。1981年年底,时任央视副台长兼文艺部主任的洪民生宣布央视要拍《红楼梦》和《西游记》,他问杨洁:“要是给你《西游记》,你敢不敢拍?”杨洁爽脆地答:“只要有钱,有什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凡笑着生活的人,他们都不曾因为苦而放弃,只因扛而成长。谁不希望自己活得轻松,没有压力,一切随性?但如果真的这样去做了,最终会发现这个世界和自己在做对。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觉得自己轻松了,那也不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容易了,而是因为自己越来越坚强了。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
国学大家南怀瑾小时候学习不好,小学毕业时成绩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他不愿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商店做学徒,决定在家自修。于是,父亲请博古通今的叶公恕来辅导南怀瑾。  为了让南怀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为他制定了严格的计划。一日,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南怀瑾偷跑出去玩,刚好被邻居撞见。南怀瑾知道邻居信佛,平日善良、温和,开口闭口都是“慈悲”二字。于是,南怀瑾向邻居求情,“请不要告诉老师我偷玩的事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