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迈入大学校园,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适应社会的发展,保持正常的心态,顺利地完成“社会人”角色的转变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农村大学生也不例外。但受主观以及客观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改善这一现象,教育部门不断将高等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及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倾斜,学术界也展开了关于农村大学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探讨。培养农村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农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选取农村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对部分农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同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完成了撰写。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农村大学生的特点及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了培养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当前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分析其良好表现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影响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以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为导向,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农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本文以有效培养农村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最终目标,力求促进农村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