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抗性选择标记的转高赖氨酸蛋白(LRP)基因籼稻恢复系的获得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四棱豆中高赖氨酸含量蛋白基因转移到水稻恢复系R893中,获得了较好表达高赖氨酸含量蛋白基因、且无抗生素选择标记的籼稻恢复系C28。赖氨酸分析结果表明,C28为3.752mg/g,对照R893为3.503mg/s;杂交组合准S/C28为3.338mg/S,对照准S/R893为3.175mS/S。转基因水稻的赖氨酸含量都有所提高。但C28的结实率为76.37%,而R893为78.56%,转基因恢复系略低于对照;准S/C28为76.63%,对照准S/R893为89.35%,转基因的杂种极显著地低于对照。
其他文献
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
利用米粒胚重差异显著的广东早籼品种窄叶青8号(ZYQ8)和北方粳稻品种京系17(JX17),以及由它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127个株系,对糙米重、胚乳重、胚重和胚重率4个性状进行
为了解析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保护机制,比较了转磷酸烯醇式丙酮羧化酶基因水稻(PEPC基因)和未转基因原种(WT)在夏季晴天10:00时和14:00时(光强最强,气温最高)的净光合速率(Pn)、原
以大田放任生长的种植密度在开花期减源和半量不饱和授粉的疏库处理,比较研究了高油玉米的源、库特性。结果表明,在1.5株/m^2密度下,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单株籽粒产量显著低于
根据已发表的几种植物的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AA同源保守区设计了1对简并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小麦叶片中扩增出BADHcDNA的中间序列,共723bp,编码240个氨基酸。Northern
期刊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20个杂交组合,采用广义种子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脂肪酸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效应。棕榈酸含量、硬脂
以200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品系)为试材,在栽培管理水平高、有代表性的沈阳、公主岭、佳木斯区试点,研究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结果表明,3省
小豆百粒重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商品品质性状,研究百粒重的遗传体系对杂交亲本的选配、杂种分离世代的选择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子粒大小不同的5个小豆亲本组配了4个杂
试验以早、中、晚熟代表品种鲁原单14(LD14)、掖单22(YD22)和掖单13(YD13)为对象,两两相互套作,研究春、夏玉米套作对玉米淀粉含量、组成及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