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太平洋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他是明星,也有人说他是狂人;有人说他是思想家,也有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骗子——2006年末,记者辗转深圳南京,零距离直击严介和96小时,记录自我与他人的讲述,试图触摸到一个真实的严介和与太平洋。
  严介和此人可谓双面人。
  他秉性狂傲,频频亮相各媒体论坛各高校讲堂,传经布道,言必称自己为苏商代表人物,“弱点就是太优秀”;他谦恭至极,和政府领导坐同一部电梯,他会先按住领导要去的八楼,等电梯经过四楼,再象征性地按一下自己要去的四楼。
  太平洋这个企业可谓变色龙。
  
  破冰之前,太平洋埋头赚钱,从土建筑搭上高速路,8万元换来800万,36个月并购31家国企,一年半拿下2700亿订单。2005年10月12日,其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更以125亿资产跃升至胡润百富榜第二位;扬名之后,太平洋却窘态百出,南北“双包”被叫紧急暂停,9家银行联合逼债近4亿元,南京中院查询太平洋五个账户——余额最多为1009元,最少仅45元。严介和本人在南京的12处房产被多次查封,同时被限制出国甚至限制高消费——也就是从理论上说,这位富豪要弃林肯而坐电动门行车上下班,看见街上的泰式按摩也得退避三舍。偏偏此时胡润落井下石,将严介和新一年百富排名直接下拉到16位。太平洋资产缩水五分之二。
  时隔一年,严介和与他的太平洋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第一桶金有无原罪?蹿升财富从何而来?BT工程有无钱权交易?重组国企巨额资金从何而来?……面对质疑,严介和—如既往地耍太极:“一流的企业往往当局者清,旁观者都是迷的。”
  
  天使在人间?(一)
  
  “我这人运气好,修到一对好爹妈。”严介和说。
  出生在江苏淮安的严介和排行第九,是家里的老幺,出生时其父52岁,乃一知识分子。严介和所称的“好爹妈”,就是指父母给了他过人的天赋。多年以后扬名立万,他暗喻自己像孔子、爱因斯坦、贝多芬一样为父亲老年得子,天资过人。
  1976年高中毕业,严介和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大学拒之门外。学校把年仅17岁的他留下来代课高中语文。次年恢复高考,严介和如愿考上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一边上课一边继续教书。
  这一教就教到1986年。他辞去教职,在淮安市一家做水泥制品的国有企业做办公室副主任,临时工。1987年,这家国企因效益不好向社会公开竞聘厂长。临时工严介和不仅总分第一,而且每个单项环节得分也是第一,由此—步登天。一个季度后,企业扭亏为盈。严介和就此纵身跳入商海,做了十年国企老总,最高峰时身兼三家企业法人代表。他说:“我从不钻研行业,我只钻研人。”
  1992年注册成立的乡有企业——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可以说是太平洋的前身。
  引江成立之初,没有任何关系。听人说南京绕城公路项目中还有几个涵洞没人肯干,老总严介和立马拍板接下这个工程。下属算了一下:这几个涵洞已经转手五次,是第五包了,造价29.4万元干下来要亏5万元,因此都不理解。严介和却说:“我们为什么接这个单?除了钱总要有所图吧。少亏也是亏,亏就亏到位!”140天的工程,引江亏了8万,只用了72天就完工了。指挥部长为此专门接见严介和,说,你跟着我们指挥部,哪里的配套工程跟不上你就上!引江一下干从“五包”升到“指令性分包”,到整个绕城公路完工的时候净赚800万。一炮打响之后,引江相继接下沪宁高速、京沪高速、南京新机场高速、江阴长江大桥等一系列工程。
  1995年12月7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严介和通过拍卖,“引江”入“海”,成立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1996年6川,严介和又注资1.05亿元,成立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使在人间?(二)
  
  集团成立不久,机遇来了。江苏省宿迁市市府大道工程找上太平洋。此时宿迁刚刚建市,连市财政局都没成立,更谈不上有钱,时任市长对严介和说:“眼下没钱,还行?”严介和很干脆地回答:“行!太平洋一向听政府的。”太平洋连协议都没签就先垫工厂2800万。
  当时,严介和并不清楚这就是“BT”——所谓“BT”,就是政府引人社会投资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政府再分期付款回购,同时给予投资人合理的回报。宿迁市市府大道误打误撞地成为太平洋做市政建设,做“BT”的样板工程,更为严介和打开了思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各地方政府尤其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太平洋只要搞“BT”,不愁设工程做,合作对象又是政府,就算时间拖久一点也没风险,资金肯定能回笼。
  太平洋锁定了自己的第一大法宝——“BT”,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太平洋把“BT”做遍苏北各个城市。
  与此同时,严介和踏上收购国企之路。“收购国企就是为了改变太平洋‘建筑包工头’的粗鄙形象,就是为了做名。”严介和如是说。原宿迁玻璃厂、原江苏双洋酒业集团、原连云港王府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纷纷被太平洋招至麾下。
  2002年9月是其历史上又一大转折点。太平洋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总建一级资质,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两个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2003年,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此时,太平洋工程、工业和投资三大集团已初具雏形,严介和大笔一挥,豪情满溢:全国化!
  太平洋的扩张速度非一般猛:从湖南怀化第一单,策马河南新乡,扬鞭内蒙古包头,继而挥师北上沈阳、长春,再浩浩荡荡深入西南……“BT”项目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甚至华南遍地开花,订单都是数十亿计。不仅如此,太平洋还先后收购江苏东辰、南通纵横、华龙管业、镇江华通机械等31家江苏省知名国企。
  2004年7月1日,太平洋一年一度的董事局会议上,严介和激情宣称:2003年较2002年产值递增1360%!同时,太平洋还整合了40亿国有不良资产,承担了17.8亿元企业债务,偿还了3.6亿元陈欠的职工工资,解决了18000名职工再就业——“太平洋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当年12月18日,严介和作为中国十大杰出管理人物的唯一获奖嘉宾代表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时隔9天,他再次名列当年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2005年10月12日,坐在位于南京五台山1号的太平洋集团总部,严介和顺手翻了翻桌上的报纸——“严介和,125亿资产,胡润百富榜第二位。”一年之前,严介和还湮没在芸芸富豪之中,到如今,据胡润介绍,太平洋36个月并购了31家国企,一年半拿下了2700亿订单——可谓一朝闻达天下知。
  “我就是那种上了战场就永远想拿金牌,也肯定能拿到金牌的选手。”“凡是认为 我狂的人,那是因为他的智商和我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严介和向记者自述其十年执教,十年国企,又十年商海征战的人生跌宕,活生生一部侠客传奇。
  
  魔鬼降临?(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者眼中的严介和,却好比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从1996年到2006年,从立足江苏到走向全国,太平洋旗下115家由集团直接掌控的二级公司几乎全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江苏境内的公司,也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苏北;其二,太平洋遍布全国赖以发家的“BT”项目,竟然没有参加过一次公开招标。前者好理解——地方财政有钱,自己就可以上马建设,哪儿还轮得到太平洋?后者却耐人寻味。严介和说:“太平洋的效益75%出在谈判桌上。”
  
  实话实说,严介和其貌不扬,看上去不像大老板,倒更像一个刚裹上西装的包工头。但是所有第一次跟严介和打交道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喜欢上他。为什么?因为他表达欲望极强,而且思路敏捷文采飞扬,时不时就能蹦出一句看似不搭调却又恰如其分的成语、格言或是自创的警句。
  严介和的这种天赋在与政府的谈判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5年6月的某天,原太平洋文化部部长陆元彬随严介和深夜赶到某地级市,准备第二天与当地官员洽谈“BT”项目。第二天一早,严介和叫人拿出随身携带的太平洋集团宣传册,恭敬地递给负责接待的市委副书记,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演讲。十分钟后,陆元彬惊讶地发现,这位副书记对严介和大为倾倒,并且立刻联系了市长和市委书记。当天下午5点30分,风尘仆仆赶回城的两位领导邀请严介和到市府招待所。严介和抓紧晚饭前的30分钟,依旧拿出宣传册与两位领导“切磋”:“这么多年实践感悟最深的是政府最讲诚信。”“太平洋是最能干又是最听话的。”“一切政府说了算,政府还能坑害企业?”……整整20分钟,讲战略讲文化,严介和只字不提企业实力。不料市长和市委书记听完后连饭都顾不上吃,立刻召集相关部委办来招待所洽谈项目。当晚10点钟前,太平洋就和当地政府初步意向定下了20亿的合作项目。
  先洗脑,再谈判;先看人,再看“洋”——难怪严介和自负地说:“别人给领导送金钱,送美女,那太低俗了。太平洋送的是形象,是政绩,这就是我们对领导的‘行贿’。”——“政绩”一词才是重点。
  严介和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当下中国,相对于民生,某些地方政府更关注政绩。而体现政绩最快最直接的就是基础建设:修了多少路?搭了多少桥?可往往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修路搭桥。怎么办?“BT”应运而生。
  这一模式的运作本质,就是承包商自己先掏钱为政府做工程,以此来换取工程订单。说白了,是地方政府政绩与商业利益的交换。就算没有钱权交易,“BT”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潜规则。国家十年前就明令禁止这种行为,但是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城市建设,为了政绩等种种原因,默许了这种潜规则。
  这一模式并非严介和首创,全国上下靠它发财的大有其人,但确实是严介和把“BT”玩得风生水起并且推向了极致。
  
  魔鬼降临?(二)
  
  根不红苗不正,严介和若是安安心心闷声不响地发财,倒也没什么大碍。偏偏天资过人的他自以为吃透了“BT”。
  在中国做“BT”最难解决的就是资金:因为是垫资,原始资金必不可少;同时又跟政府打交道,工程款出了名地难要,一不敢逼债,二不敢打官司。太平洋如果把钱都投下去,拿什么来周转壮大?
  严氏第一招:占用上下游资金。
  太平洋在操作“BT”模式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笔原始资金就可以从政府拿单,拿单后再利用这个项目和政府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此时可以抽回原始资金,利用银行短期贷款和政府第一次付款启动项目,项目进行中,太平洋会收到政府第二次付款,同时拖欠下游供货商和工程队的资金,完工后再等待政府最后回款。
  仔细一看,这一招叫“空手套白狼”。政府欠太平洋,太平洋欠银行贷款和下游账款。“政府不还钱?那引发农民工问题,引发社会矛盾怎么办?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以后谁还敢来这儿投资?”严介和振振有词。
  他的如意算盘当然是这样一来,太平洋就可以利用资金周转迅速扑向全国,以少量的原始资金撬动近2700亿的订单。可这就好比用七个盖子盖十口锅,非得把握好盖盖子的节奏。如果太平洋过多过久地拖欠下游账款,工程队拿不到钱自然就会把项目停下来,项目一停政府更不会按期付款,整个项目极可能变成泡沫。同时,摊子铺得越大,资金调度就越容易出问题,如果引发银行和下游供货商、工程队同时逼款,而现金流又不足以应付,很可能让太平洋的整个资金链崩溃。
  江苏如皋的“BT”项目就是这样流产。2003年8月,太平洋承建如皋经开区道路工程,约定2004年元月20日前完工,完工时如皋方面共支付工程造价的50%,余款6000万元在项目结束后分三年还清。不久,太平洋凭借这个项目和如皋市政府的担保,向中行南通分行申请贷款5000万元。可在项目建设中,因为太平洋的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到2004年底,项目才做一半,我们就不要他们做了,把他们赶出了如皋。”如皋市政府一官员说。
  巧合的是,2003年3月,拿到如皋项目之前,太平洋收购了当地一家国有企业——如皋橡胶厂;2005年8月,如皋项目无疾而终后,太平洋便将该厂转手。
  此乃严氏第二招:打包收购国企。
  何为打包?通俗点说就是好的坏的捆一起。这是太平洋与“BT”配套的又一大法宝。试想,太平洋掏钱为政府做政绩,这工程款还不知猴年马月能收回来,总得分点其它好处吧?亏损的国有企业正是各地方政府心头大患,太平洋主动把这包袱接过来,“为政府分了忧”,可政府不能贴钱给太平洋啊,干脆把业绩好的国企也拿给太平洋,十几二十个企业正负相抵,一算——嘿,不要钱,白给。这就是严介和所谓的“零成本”收购国企。
  政府也不是吃素的。并购企业不能申请破产,妥善安置员工……诸多附加限制条件,或许才是严介和声称与政府签订的保密协议的真正内容。当然,严介和完全可以通过抽调资金,转移项目剥离打包国企的优良资产。
  以位于原宿迁市泗阳县的江苏东辰公路工程总公司为例。事情缘起2003年初,太平洋与原宿迁市政府洽谈投资建设宿迁至沭阳公路总造价约8亿元的公路。同时,严介和提出收购亏损企业东辰。这家2001年就获得一级总承包资质的企业,注册资金为6838万元,据说当时公司项目总计近两个亿,毛利润至少也有4000万——在严介和口中却变成“表面风光”“暗藏问题”的“烫手山芋”。
  2003年5月,“替政府收拾烂摊子”的太平洋仅用1754.54万元就换走了东辰公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十分懂得借势的车企。从大势上讲,它巧妙地聚合了民众对自主品牌的热情、网络的呼声、领导人的关注。在这个大势上做销售,奇瑞的销售成本不到跨国车企的十分之一。  在细节操作上,它似乎并不强调个人英雄式的单店突击,也不醉心于组织巡礼、广告密集轰炸、试驾等业内常见营销手段。最终,它仍旧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你不会想到这个没有任何传统优势的自主品牌,能拥抱一个销售上的神话。几年前,出差安徽芜湖的人
文章从通识教育出发,阐释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并重点分析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声乐教学发展,为今后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提供理论借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转铁蛋白(TR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2型糖尿病(T2DM)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深圳福田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
完善实训室建设和提高实训室管理水平是最近几年高校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各大高校均在实施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而众多的实训室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实训室进行全过
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上台以来,东北亚因历史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变得更加严峻。靖国神社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日本宗教场地,它还是日本右翼宣传的最佳场地,也是日本政府的外交工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机会评价对于投资者选择投资领域和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的实际调研,证实了在理论上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机会评价方法的
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责任,弘扬优秀中华伦理道德文化,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论来规范社会责任,进而发挥管理沟通职能,促进社会责任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