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即生活”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1989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21-01
  摘 要 体育即生活,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把非体育行为转化为运动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明的不断追求,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断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保健、养生等词汇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居民生活中体育的体现,来了解群众体育的开展状况,从而提出政府等有关部门需加强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健身意识比较薄弱的偏远地区,进行普及教育,以推动全民健身全面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 生活 群众体育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满足物质文明的需求后,人们对于自身体质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中,绿色、保健、养生等生活理念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得到体现,人们对自身健康体质的追求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体育作为一项经久不衰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的走进大众人群,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
  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作用不可估量;在我国,相对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发展比较落后,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更多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等因素所决定,所以对于体育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联系的探究对群众体育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的开展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查看大量关于“体育即生活”方面的文献,分析体育在城市、农村生活中的渗透,进一步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
  三、体育在各类人群生活方式中的体现
  (一)体育在城市人群中生活方式的体现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各类前沿的文化都在城市先得到传播,城市居民的思想意识也高于生活在其他区域(山区、乡村等)的人群;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城市居民对体育的追求也在不断深入,从事業单位、居民小区等举办的篮球、拔河、羽毛球等小型体育比赛,到市民小区里自发组织的交谊舞、广场舞等活动,再到市民参与健身参房活动,体育锻炼人数的不断增多,都充分体现出城市市民对体育的渴望,对健康体质的渴望,也体现出體育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在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市民不仅自身参与比赛、锻炼中去,还自愿观看CBA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这都是城市居民不断追求体育和健康体质的体现。
  (二)体育在农村人群中生活方式的体现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显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所以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全民健身的全面开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相对城市来说信息及前沿文化的传播较为落后,农村居民主要以满足物质文明文化的需求为主,对于体育的锻炼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科技等信息传播工具的快速发展,在满足物质文明的需求以后,农村居民也在不断的追求精神文明,尤其是对自身体质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从“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大部分乡村正在推广室外健身器材,为乡村的居民的体育锻炼提供条件,乡村的群体体育活动主要以广场舞、健身秧歌、小型体育比赛等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为主。
  四、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体育即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的主要任务早已超出了仅仅是发展身体(发展体力,增强体质)的范畴。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身心(身体和精神)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现在有许多上班族忙于工作,而忽略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体育即生活,笔者认为,就是将体育锻炼融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利用一切可能去锻炼、活动身体的机会,以达到身心的健全发展的目的。如在出行或者上楼时,尽量以步代车,少乘坐电梯,用行走和上楼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活动,从而预防心脏病、大脑萎缩、老年痴呆、糖尿病等疾病,并达到增进体质的目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文杰提出,“生活体育化”是群众体育的关键,具体而言,就是将非体育行为变成运动的一部分,如走路、骑车、遛狗、园艺等,都是生活体育化的表现。这些简单的日常生活行为,只要我们加强体育锻炼意识,日积月累,就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再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爬山,不仅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健康,也促进了家庭情感的交流。因此,体育即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时刻保持体育锻炼的意识,把一切非体育行为转化为运动的一部分,从而获得健康的体魄。
  五、结论与建议
  体育即生活,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促的进作用,把体育融入到生活,把生活中的非体育行为转化为运动的一部分,我们对自身健康体质的追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另外,对于农村等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等有关部门需加强宣传和支持力度,增强居民强身健体的健身意识,加强前沿文化的传播,对偏远地区的群众进行该方面知识的普及教育,从而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有力实施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佩华,王家林.试论体育生活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87-90.
  [2] 王广虎.“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
  [3]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2010(4).
  [4] 李长云.“体育生活化”从这里起步[Z].2005(12).
  [5] 程晓峰.人本经济学视角下的体育生活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42-743.
其他文献
针对某变电站填方地基边坡处理实际工程,开展不同土工加筋方式处理的填方边坡模型试验,测试坡体竖向沉降及侧向位移,对比素土边坡(未加筋)、普通加筋边坡和包裹式加筋边坡的
产业竞争情报源是产生产业竞争情报的源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产业竞争情报信息的发生源,二是其赖以传播的各类物质载体或传输通道。找准产业竞争情报源是产业竞争情报工作成功
适应新常态 落实新理念 发挥新疆体育文化独特作用  —访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光明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些年来,无论是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新疆成功举办,还是新疆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都充分展现了新疆体育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这得益于体育文化提供的强劲动力,得益于“始终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始终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始终坚持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思路”等近
期刊
本文通过对延吉市10所中学排球运动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发现延吉市中学排球运动缺乏创新的意识,老套的教学方法让延吉市中学生缺乏排
本文对兰州城市学院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兰州城市学院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工作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采用钠水玻璃(Na2O·mSiO2)激发高活性偏高岭土和粉煤灰的混合物制备地聚物混凝土,研究地聚物混凝土在盐溶液中(3.5%NaCl溶液、3.5%Na2SO4溶液、3.5%Na2SO4溶液+3.5%NaCl溶液和纯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21-01  摘 要 啦啦操作为一项集健身、娱乐、艺术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在当今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传播。啦啦操在中小学的推广对中小学青少年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小学青少年的集体意识,丰富他们的课内外生活。  关键词 啦啦操 中小学 推广 发展  啦啦操起源于美国,原名叫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