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程序设计实验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形式主要是课堂提问和课下学生主动找老师交流,本文利用现在学生热衷互联网络中微信、微博、BBS交流形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BS或微博的程序课程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不但拓宽了老师和学生交流的途径,克服了以往实验教学中一些共性问题,还使得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计算机化。
关键字:程序设计语言;bbs;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7
本文著录格式:[1]王蕾.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J].软件,2013,34(8):150-151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成为了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因此,做好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提高大家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中高等院校对此类课程的教学也都比较重视,在教学任务编排中,不但安排一定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课时,还安排相应用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时。
1教学现状
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是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上机实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相当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学习有较高的掌握度,但到实验课程中,却不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程序中去,写不出像样的计算机程序。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和教学实验客观条件受限两方面原因。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一方面是由于程序设计类语言概念繁杂、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学生带着“未消化”的知识学习,“包袱”越来越重,造成学生容易对程序设计实践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计算机程序类课程考试还是以卷面为主,导致学生“唯分数论”的心里:只重视最后卷面考试成绩;而由于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较低,学习效果无法直观体现在成绩中,造成学生忽略上机实验能力的学习训练,出现了学生上机实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较缺乏的问题。教学实验客观性受限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学生上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内无法及时得到老师解答;另一方面是有些共性问题学生会反复的向老师提问,同样的问题老师需要反复的对每个同学讲解,不仅浪费宝贵的实验教学时间,还容易影响教师实验教学时的心情,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2实验改革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方案。此方案是基于目前智能互联网络终端(例如:Android,IPhone手机)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把学生日常网络生活中喜爱的BBS论坛或微博形式,融合入教学实验课程中来:教师以论坛版主身份,利用发帖的形式给学生们布置实验内容,每次一帖,这样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以跟帖回帖的方式讨论本次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该实验方式不但拓宽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还能解决以往老套的教学实验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效的带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程序设计实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氛围。
2.1针对学生主观性不够的问题
当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时,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或害羞而不敢向老师提问,而BBS论坛可以克服当场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可以预先组织好问题,以微博短信或站内发帖的形式求助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同样,在教师布置实验内容的帖子中,学生可以跟帖问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回帖帮老师解答,利用论坛会员积分制度,教师以版主的身份给回答问题的回帖打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的积分,可作为他平时实验成绩中一部分计入到期末总分中去,这样学生平时上机实验表现可以会员等级和积分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兴趣。
2.2针对教学实践客观性受限的问题
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形式给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师在课后也能一对一与学生进行交流,逐个回复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利用微博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教学心得和实验总结等内容与关注自己的老师或者学生分享,加强了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实验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共性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将该问题回复在实验贴中置顶的方式,避免学生问一些重复性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可以把学生们遇到的所有共性问题罗列成一个FAQ(常见问题)帖,供学生期末复习参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3结束语
基于BBS的程序实验教学实验方案,有效的活跃整个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辅助上机实践课程的进行,再配合高校已经实现的学生考试和作业管理平台,可以很好的协调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平衡问题。如在软件硬件条件允许情况下,此改革思路也可以用于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谢文阁,周军,姚爽.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 刘晓婷.高职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科技信息 2010 (7)
[4] 李文敬,廖伟志,闭应洲.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计算机教育 2009(15)
[5] 肖寒鹏.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有效策略.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3)
关键字:程序设计语言;bbs;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7
本文著录格式:[1]王蕾.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J].软件,2013,34(8):150-151
0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的必修课程,也成为了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因此,做好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提高大家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中高等院校对此类课程的教学也都比较重视,在教学任务编排中,不但安排一定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知识的教学课时,还安排相应用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时。
1教学现状
由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是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上机实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有相当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学习有较高的掌握度,但到实验课程中,却不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程序中去,写不出像样的计算机程序。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和教学实验客观条件受限两方面原因。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一方面是由于程序设计类语言概念繁杂、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学生带着“未消化”的知识学习,“包袱”越来越重,造成学生容易对程序设计实践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计算机程序类课程考试还是以卷面为主,导致学生“唯分数论”的心里:只重视最后卷面考试成绩;而由于平时上机实验成绩占总成绩比例较低,学习效果无法直观体现在成绩中,造成学生忽略上机实验能力的学习训练,出现了学生上机实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较缺乏的问题。教学实验客观性受限一方面是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学生上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内无法及时得到老师解答;另一方面是有些共性问题学生会反复的向老师提问,同样的问题老师需要反复的对每个同学讲解,不仅浪费宝贵的实验教学时间,还容易影响教师实验教学时的心情,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2实验改革实践: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改革方案。此方案是基于目前智能互联网络终端(例如:Android,IPhone手机)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把学生日常网络生活中喜爱的BBS论坛或微博形式,融合入教学实验课程中来:教师以论坛版主身份,利用发帖的形式给学生们布置实验内容,每次一帖,这样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以跟帖回帖的方式讨论本次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该实验方式不但拓宽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还能解决以往老套的教学实验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不够,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效的带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程序设计实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氛围。
2.1针对学生主观性不够的问题
当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时,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或害羞而不敢向老师提问,而BBS论坛可以克服当场面对面交流的问题,可以预先组织好问题,以微博短信或站内发帖的形式求助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同样,在教师布置实验内容的帖子中,学生可以跟帖问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回帖帮老师解答,利用论坛会员积分制度,教师以版主的身份给回答问题的回帖打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的积分,可作为他平时实验成绩中一部分计入到期末总分中去,这样学生平时上机实验表现可以会员等级和积分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兴趣。
2.2针对教学实践客观性受限的问题
基于BBS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形式给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讨论平台,通过该平台教师在课后也能一对一与学生进行交流,逐个回复学生提出的实验问题,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利用微博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教学心得和实验总结等内容与关注自己的老师或者学生分享,加强了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实验过程中学生碰到的共性问题,老师也可以通过将该问题回复在实验贴中置顶的方式,避免学生问一些重复性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可以把学生们遇到的所有共性问题罗列成一个FAQ(常见问题)帖,供学生期末复习参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3结束语
基于BBS的程序实验教学实验方案,有效的活跃整个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辅助上机实践课程的进行,再配合高校已经实现的学生考试和作业管理平台,可以很好的协调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平衡问题。如在软件硬件条件允许情况下,此改革思路也可以用于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 谢文阁,周军,姚爽.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 刘晓婷.高职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科技信息 2010 (7)
[4] 李文敬,廖伟志,闭应洲.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计算机教育 2009(15)
[5] 肖寒鹏.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有效策略.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