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探索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以及长期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人们不得不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开始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高校作为中国教育的引领者,就自然承担起了生态德育的重要责任.但是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观念缺失,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作用的认识,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培养变得十分必要.本文对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中融合生态德育理念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通过此种方式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让其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将生态德育建设落到实处,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目前的生态道德建设的水平,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提升幸福感.
其他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教学的应用,能够实现师生线上线下的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的差异化提供很好的抓手。本文对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报关报检实务》课程微课的现阶段应用成果,根据现阶段的实施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化“三教改革”,促进教学效果。
目的:探讨将循证护理引入中医院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2015级护理
“新农科”以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为目标,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指出南阳师范学院园林专业《园林花卉学》课程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于医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西南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教学团队以在线开放课程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通过
开展劳动教育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对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学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象,通过提高教师劳动教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健全和完善劳动教育的考评体系,有效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应用与发展。
本文论述了大学数学组建“微课程”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如何依托各类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及学校搭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高校大学数学“微课程”模块化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并推进大学数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进程。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这个学科的重要实验环节,是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工这三个分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针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严格教学考核评分方法,有利于把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这样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有机化学实验的各个教学环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部队的建设与发展来说,士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当前的情况下,新时期部队如何开展士官职业教育对于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对士官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新时期士官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新时期士官职业教育的相关策略。
当今社会,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计算机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国家也非常重视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而高职教育在教育界的比重和重要性都是非常突出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所以,对高职学生展开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教育已刻不容缓。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只注重于让学生记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急需改革,而项目教学法的提出,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本文将从培养高职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项目教育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目前急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CDIO教育理念以项目研发为依托,使学生能够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本文围绕基于CDIO的本硕贯通式培养实例和硕博贯通式培养实例,就夯实基础,提升创新思维,实现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集成电路创新人才提供了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