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公司创新文化、执行文化、安全文化、节约文化、廉洁文化等“五个文化”引领战略的指导,吉林油田新木采油厂注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不断总结创新,完善家有魂、家有情、家有道、家有势、家有名的五有“家”文化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推波助澜,生产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一、用“家”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铸魂
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工作。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和员工对企业充满信任感、自豪感、荣誉感的精神支柱。这个厂在不间断地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坚持在继承中创新,改变以往说教式的工作套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广大员工深刻领会企业精神内涵。年初以来,组织和发动广大员工总结提炼本单位、本班组特点的团队精神和岗位信条的工作。采油五队“让今天优于昨天,让明天胜过今天”的团队精神、采油四队“刘成班”“敬业、精业、和谐、创新”的岗位信条的提出,通过以“小”见“大”的理念提炼,引领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并起到了凝心聚力作用。
二、用“家”文化为上产助力
以有“情”为基础,发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厂党委在深入开展“情系员工,温暖人心”六大工程基础上,要求各基层支部要以人为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亲人般的热情去做暖人心、稳人心、心连心的工作。先后为基层和距离厂区较远的井组和测试车组配发了应急药箱,购置了1800册图书发到井组员工手中;同时,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常效机制。今年以来,共计开展两次大型“送温暖”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慰问困难人员85人,动用慰问资金75000元。慰问坚守岗位员工220余名。“五一”期间,共慰问困难户8户,为14个基层生产单位送去了900斤豆油、4500斤大米和6000元慰问金,为困难员工和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员工送去了组织的温暖;还制定了“三观察、三过问、三必访”的家访谈心制度,各级领导和基层骨干每天注意观察员工的情绪变化、注意观察员工工作中的劲头足不足,注意观察员工的言与行。发现员工情绪波动要过问;遇到员工缺勤要过问,发现员工干劲不如昨天要过问;得知员工休病假或住院必访;得知员工家有困难或大事时必访;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或无故缺勤必访,充分体现了厂领导和基层单位对广大员工的体贴和关爱。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创造和谐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
三、用“家”文化促进科学管理
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需要用“家”文化总结经验,选树典型,并大力推广。今年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他们制定并推出了《员工行为规范》、《岗位职业道德标准》。采油四队维修班在班组管理上结合实际,将班组工作制定了40项质量考核标准,班组工作实行量化分值考核法,形成干什么活就得什么分。他们说这叫“自我管理法”,亲兄弟明算账,一举改变了过去的低标准,老习惯,出现了“六个杜绝、六多”的新气象;采油五队在安全管理上,出台了员工安全十个想、操作十个易出事的警示语,提醒员工时刻牢记安全,保护自我;为切实维护广大通勤员工及家属的乘车权益,营造八米车厢和谐温馨的“家”氛围,在加强通勤车辆的管理上开辟先河,与新大综合联合制定了《新木地区员工通勤班车管理办法》,成立了通勤管理委员会,下设协管会和考核组,进一步加强管理,理顺了乘车秩序,强化了乘车纪律,全力打造了具有新木特色的“车厢文化”建设。
四、用“家”文化为生产鼓劲
这个厂注重从实际出发,抓教育提“神”,造“势”。引导基层围绕总体安排,设计自己的主题,谱好自己的曲,唱响自己的歌。并且运用现有阵地,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全力为“家”文化建设造“势”鼓劲。厂企业文化报由每月一期改为每月至少三期,宣传普及企业文化知识,灌输企业文化内涵,推广好的经验;联合站开展了“创学习型站队,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总结出了“思想上重视提高、制度上强化提高、机制上保证提高、措施上促进提高、环境上利于提高”的经验,联合站注重打造一流站队、训练举止文明的员工队伍,制定严谨的工作制度,建设清洁优雅的工作环境,成为采油厂的“形象代言人”。其他单位也在明确思路选准切入点的基础上,从练内功提素质入手,组织员工忆队史,开展知岗、爱岗、讲岗,培训岗位讲解员活动。
五、用“家”文化为企业扬名
这个厂注意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年初以来,始终坚持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中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鼓励员工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积极为广大员工创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条件,营造当先进光荣、自豪、受人尊敬的良好氛围。在党内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在员工中开展选树技术能手、明星员工、岗位标兵、优秀女工、杰出青年,学有榜样,做有标准。以高度的热情总结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经验与感人事迹。关爱一人会温暖众人,帮助一人会感动众人,宣传一人会影响众人,选树一人会激励众人。全国劳动模范刘成,就是新一代优秀石油工人的代表。10年来,他以采油队为家,以油田的发展为己任,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发明了50多项生产工具,解决了生产中的各种难题。节约创效五百多万元。当他作为“铁人”的后代,带着丰硕的成果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时,荒原上的油田为之轰动,一名石油骄子一时间成了新闻人物。如今,鼓励员工出“名”,激励员工成“名”,员工争着出“名”在新木已成风气。
作者简介:毕愿辉(1973–),男,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一、用“家”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铸魂
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工作。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和员工对企业充满信任感、自豪感、荣誉感的精神支柱。这个厂在不间断地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坚持在继承中创新,改变以往说教式的工作套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引导广大员工深刻领会企业精神内涵。年初以来,组织和发动广大员工总结提炼本单位、本班组特点的团队精神和岗位信条的工作。采油五队“让今天优于昨天,让明天胜过今天”的团队精神、采油四队“刘成班”“敬业、精业、和谐、创新”的岗位信条的提出,通过以“小”见“大”的理念提炼,引领基层企业文化建设,并起到了凝心聚力作用。
二、用“家”文化为上产助力
以有“情”为基础,发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厂党委在深入开展“情系员工,温暖人心”六大工程基础上,要求各基层支部要以人为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亲人般的热情去做暖人心、稳人心、心连心的工作。先后为基层和距离厂区较远的井组和测试车组配发了应急药箱,购置了1800册图书发到井组员工手中;同时,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常效机制。今年以来,共计开展两次大型“送温暖”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慰问困难人员85人,动用慰问资金75000元。慰问坚守岗位员工220余名。“五一”期间,共慰问困难户8户,为14个基层生产单位送去了900斤豆油、4500斤大米和6000元慰问金,为困难员工和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员工送去了组织的温暖;还制定了“三观察、三过问、三必访”的家访谈心制度,各级领导和基层骨干每天注意观察员工的情绪变化、注意观察员工工作中的劲头足不足,注意观察员工的言与行。发现员工情绪波动要过问;遇到员工缺勤要过问,发现员工干劲不如昨天要过问;得知员工休病假或住院必访;得知员工家有困难或大事时必访;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或无故缺勤必访,充分体现了厂领导和基层单位对广大员工的体贴和关爱。拉近了干群间的距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创造和谐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
三、用“家”文化促进科学管理
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需要用“家”文化总结经验,选树典型,并大力推广。今年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他们制定并推出了《员工行为规范》、《岗位职业道德标准》。采油四队维修班在班组管理上结合实际,将班组工作制定了40项质量考核标准,班组工作实行量化分值考核法,形成干什么活就得什么分。他们说这叫“自我管理法”,亲兄弟明算账,一举改变了过去的低标准,老习惯,出现了“六个杜绝、六多”的新气象;采油五队在安全管理上,出台了员工安全十个想、操作十个易出事的警示语,提醒员工时刻牢记安全,保护自我;为切实维护广大通勤员工及家属的乘车权益,营造八米车厢和谐温馨的“家”氛围,在加强通勤车辆的管理上开辟先河,与新大综合联合制定了《新木地区员工通勤班车管理办法》,成立了通勤管理委员会,下设协管会和考核组,进一步加强管理,理顺了乘车秩序,强化了乘车纪律,全力打造了具有新木特色的“车厢文化”建设。
四、用“家”文化为生产鼓劲
这个厂注重从实际出发,抓教育提“神”,造“势”。引导基层围绕总体安排,设计自己的主题,谱好自己的曲,唱响自己的歌。并且运用现有阵地,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全力为“家”文化建设造“势”鼓劲。厂企业文化报由每月一期改为每月至少三期,宣传普及企业文化知识,灌输企业文化内涵,推广好的经验;联合站开展了“创学习型站队,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总结出了“思想上重视提高、制度上强化提高、机制上保证提高、措施上促进提高、环境上利于提高”的经验,联合站注重打造一流站队、训练举止文明的员工队伍,制定严谨的工作制度,建设清洁优雅的工作环境,成为采油厂的“形象代言人”。其他单位也在明确思路选准切入点的基础上,从练内功提素质入手,组织员工忆队史,开展知岗、爱岗、讲岗,培训岗位讲解员活动。
五、用“家”文化为企业扬名
这个厂注意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年初以来,始终坚持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中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鼓励员工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做先进,积极为广大员工创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条件,营造当先进光荣、自豪、受人尊敬的良好氛围。在党内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在员工中开展选树技术能手、明星员工、岗位标兵、优秀女工、杰出青年,学有榜样,做有标准。以高度的热情总结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经验与感人事迹。关爱一人会温暖众人,帮助一人会感动众人,宣传一人会影响众人,选树一人会激励众人。全国劳动模范刘成,就是新一代优秀石油工人的代表。10年来,他以采油队为家,以油田的发展为己任,奉献着青春和智慧。结合油田生产实际,发明了50多项生产工具,解决了生产中的各种难题。节约创效五百多万元。当他作为“铁人”的后代,带着丰硕的成果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时,荒原上的油田为之轰动,一名石油骄子一时间成了新闻人物。如今,鼓励员工出“名”,激励员工成“名”,员工争着出“名”在新木已成风气。
作者简介:毕愿辉(1973–),男,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