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律社会学》——兼论韦伯作品中的“英国法问题”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理性化"这一韦伯著作的核心论题去阅读《法律社会学》,通过对韦伯"理想类型"的解读,展示韦伯笔下"理性"的含义。在对"理性"的把握的基础上分析《法律社会学》中长期争论的"英国法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英国法所继受的"论题学"品性使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从而迥异于"公理性"的欧陆法,而韦伯类型学意义上的评判标准正是后者。
其他文献
让与担保以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担保权人之方式,实现债务担保之目的,系一种非典型担保,具有形式上的"让与"与目的上的"担保"之特征。在让与担保性质认定上,应透过其权利外观探
客观地认识中国当下经济社会现实是顶层设计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真正的优质民主是理性的政治人物和理性的选民之间的理性互动。
<正>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第19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40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期刊
清初休宁汪灏历任皇太子讲官、翰林院编修,因为戴名世《孑遗录》作序,牵连入《南山集》案而被革职。汪灏博学多识,工于诗文,著述颇丰。任翰林院编修期间及革职后,参与多种书
晁补之词名卓著,享誉士林。其词造境扩大,气象壮阔,物我交融,深情绵邈;艺术手法灵活,不拘一格,或借景以寄情,或托物以言志,词作喜运用历史典故,化用前人诗句,注重语句的锤炼,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校园超市所具有的垄断地位持续下降。文章运用抽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边三个规模较大的超市消费者满意度及各超市商品价格进
民国时期,旅沪皖人遍及上海社会各阶层。他们虽身在沪滨,但心系桑梓,时刻关注着家乡的时势发展和政局变迁。作为一种民间力量,他们联合安徽省内同胞和旅京同乡,在皖省军政首
新课程提倡学生作文要有"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要"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而日记正好具备这些优势.如果常写日记,作文水平必然会有一个大的跃进.
期刊
一、植物的基因控制  遗传工程学家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的遗传特征,由此制造出带有新特征的个体——就像巫师的学徒一样.当然,我们的动物饲养者和植物种植者从来都是这么
期刊
大晟府词人及乐官的编年,有助于宋代文学及职官研究的深入。今据相关史料,在前贤所考定29人的基础上,新又考出40名大晟府乐官。其中,对44名“可考任时和官职的大晟府词人及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