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物业给排水类设施运行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应用

来源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北京某高校物业给排水类设施运行管理为例,归纳总结了在运行管理中所参照的有关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并探讨这些标准规范对高校物业给排水类设施运行管理的适用性;同时根据多年高校物业给排水类设施的运行管理经验,总结了一些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旨在为北京乃至全国高校物业给排水类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物业 给排水 设施运行管理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and Norms for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Proper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in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Zhang Ye ( Department of Assets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
  Hou Rui ( Beijing Branch of Zhejiang SINEW Property Group Co., Ltd. )
  Abstract: Take a certain university property facili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national and local, industry standards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standards for university property facili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in many year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university, this article also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in actu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ized, specific, professional and soci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property facility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Beijing, even the whole country.
  Key words: university proper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acilit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1 引言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贵”,水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高校,是用水大户,同时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相关管理部门更应把保障给排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的一部分,遵守相关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否则可能危及师生、员工和国有设施设备资产的安全。
  2 北京某高校給排水类设施简介
  某高校在京郊新建校区占地面积50.1万m2,给排水设施种类和数量较多,具体名称和数量见表1。
  表1 设施设备名称和数量
  序号 设施设备名称 数量
  1 二次供水泵房 14座
  2 净热水机 221台
  3 太阳能热水 10套
  4 锅炉 4台
  5 集中空调 4套
  6 中水站 1座
  7 雨污水泵 108台
  8 人工景观湖 1个
  9 游泳池 1座
  10 雨水收集池 8座
  3 运行管理所参照的标准规范
  3.1 给水
  (1)市政给水
  市政给水是校区水的源头,校区的市政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该标准所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测方法等对运行管理单位适用[1]。校区内的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参考《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207—2013)中的管网水质、维护管理等章节。
  (2)二次供水
  校区二次供水的运行管理,按照《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该规范规定了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要求和标准检测方法,适用于二次供水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单位[2]。在实际工作中,设施管理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管理单位每年至少应对供水水箱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对水质进行检测,取样点包括市政水、设备出水、末梢水;其中必测项目包括:色度、浊度、嗅味及肉眼可见物、pH、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选测项目包括: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六价铬、铁、锰、铅、紫外线强度;增测项目: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其标准值应达到GB 5749—2006要求。水质检测合格后,根据卫生许可证到期情况,办理卫生许可证延续。卫生许可证、人员健康证、水质检测报告、巡检记录等应在二次供水泵房墙上公示。   二次供水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参考《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技术规程》(DB11/T 118—2016),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住宅建筑二次供水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养护与安全管理,非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设备可参照执行[3]。另外,《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40—2010)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4]。对于高校新建、扩建、改建的二次供水项目可参照其执行。
  (3)净热水机
  为给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饮用冷热水,校区配有净热水一体机,原水为市政自来水,其净水工艺均采用反渗透(RO),因此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出水水质标准。该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定义,与水接触材料的卫生要求,卫生安全性与功能性试验,净化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要求。适用于以市政自来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为水源的家庭和集团反渗透饮水处理装置。其他各类生产纯水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可参照执行。此外,如校区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或水源水为原水,经在净化后可供给用户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的出水水质可参照《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4)太阳能热水
  校区学生公寓楼顶建有太阳能热水,主要供学生洗澡用。生活热水的水质参照GB 5749—2006。太阳能系统在运行管理中参考《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11/T 461—2010)中的系统运行管理章节,该规程适用于北京地区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以及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和改造既有建筑上已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5]。在实际运行中,校区优先使用太阳能热水,不足时以锅炉热水作为补充,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5)锅炉给水
  校区有锅炉房一座,内装有4台承压锅炉,其中1台锅炉出水通过热交换设备为师生提供洗澡热水,其他3台为供暖锅炉。锅炉水处理水质参照《工业锅炉水质》(GB/T 1576—2008)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3.8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不适用于铝材制造的锅炉[6]。
  (6)集中空调给水
  校区共有4套集中空调,其给水水质参照《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和《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B/T 29044—2012)。GB 50050—2017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作为补充水的新、改、扩建工程的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7]。GB/T 29044—2012规定了采暖空调系统水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及检验方法,适用于集中空调循环冷却水和循环冷水系统、直接蒸发和间接蒸发的冷却水系统,以及水温不超过95℃的集中供暖循环热水系统,不适用于空调加湿循环水系统[8]。
  (7)消防给水
  校区的消防给水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参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201—2010),该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适用于在用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9]。
  3.2 中水
  为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校区建有中水站,收集部分污水,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进行处理,出水回用于冲厕和绿化,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该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水;根据出水用途不同,如出水作为景观环境用水,出水水质应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如出水作为灌溉绿地,出水水质应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绿地灌溉水质》(GB/T 25499—20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还包括地下水回灌水质、工业用水水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等。
  在中水站的实际运行管理中,参照《建筑中水运行管理规范》(DB11/T 348—2006),该标准规定了建筑中水系统运行管理及工艺设施维护,适用于建筑中水系统及建筑物或小区内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统的运行管理[10]。同时参照《城镇再生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252—2016)及《膜生物反应器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规程》(T/CECS 152—2017)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
  3.3 污水
  校区剩余污水达标排放至市政管网。我国实行污水排放许可制度,排水许可证一般有效期为 6年,到期要延续,延续前要进行污水水质取样并检测,水质应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向城市下水道排放污水的排水户的排水水质。同时参考《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307—2013),该标准规定了水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和实施与监督,适用于除城镇污水处理厂、医疗机构以外的一切现有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评、环保设施设计和竣工验收及投产后的排放管理[11]。校区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参考《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 6—2009)。
  3.4 景观、绿化、娱乐用水
  为美化校园景观,校区建有水景观或人工湖,其水源为校内中水,水质达到GB/T 18921—2002要求。如果校区以自然地表水体作为景观,应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以上标准。绿化水水质达到GB/T 25499—2010要求。校区的游泳池水质达到《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1996)及《游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2016)要求。
  3.5 雨水
  校区建有雨水收集池,雨水设施的利用及运行管理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16)中运行管理章节,屋面以及与建筑相通的下沉广场、下沉庭院的雨水排水工程参考《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42—2014)中维护管理章节。此外,《城镇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DB11/T 969—2016)、《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 685—2013)等北京市地方标准可在雨水设施改造、扩建等重新规划和设计中作为依据。
  3.6 节能
  校区给排水类设施设备的节能运行管理参照《公共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DB11/T 1248—2015),该规程适用于公共建筑中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生活用蒸汽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水景、绿化水系统、非传统水源系统、污废水排放系统的节能运行管理[12]。
  4 结语
  (1)本文以北京某高校物业给排水类设施运行管理所参考的标准规范为例,总结了北京高校物业给排水类设施运行管理所涉及的相关标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可为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2)由于每所高校物业给排水类的设施设备不同,所参照的标准规范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一些有地方标准存在的高校,因而本文不可能全面总结,但在实际工作中,理应找到与运行管理相对应或可参考的标准规范来指导实际工作,使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化。
  (3)高校物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可能对标准规范的掌握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可采取集中培训,逐步宣贯的方式,让员工能够真正掌握理解,并进行考核,使得在实际工作中能运用自如。
  (4)物业是一个多专业交叉的综合行业,需要管理的设施种类繁多,给排水设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已于2018年1月1日实施,只有物业各专业类别实现了标准化,物业才能真正的实现标准化。
  (5)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業标准在某问题上存在分歧时,应认真思考并辨别应该采用的标准或规范。
其他文献
9月14日,由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制定的《水效标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将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继能效标识制度实施12年之后,开始对用水产品实施水效标识管理。  据水效标识授权备案管理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水效标识是附在用水产品上的信息标签,用来表示产品的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水效等级、用水量等性能指标是依据相关产品的水效强制性国家
介绍了ISO/IEC 27000标准族的最新开发进展,尤其是2017年改版和新增的标准。
针对四驱汽车底盘测功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速度同步性校准和滑行时间检测的需求,并且考虑到计量部门进行设备检测时,对四驱汽车底盘测功机前后转鼓同时进行计量的实际需
日前,吉林省标准化研究院与吉林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吉林省社会组织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双方应用合作的具体内容和共同遵守的安全保障机制。该项合作将全面解决吉林省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采集、数据回传等问题,有效地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事后校验前置为实时校验,确保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提高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质量。  此前,吉林省標准院为更好地落
3月23日,由新疆质监局和新疆农业厅联合举办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暨“质检利剑”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在库尔勒市启动。  今年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放心农资进乡村,质量兴农保安全”,目的是通过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广大农民购买到货真价实、优质放心的农资产品,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展开。  新疆质监局总工程师鹿毅、新疆农业厅副厅长宋丹阳、新疆巴州副州长刘福林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讲话。新疆工
3月1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强区”战略决定精神,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充分发挥“12365”热线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 新疆质监局开展“12365局长接线日”活动。  全区18个地州市质监局“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全面开启“12365”质检热线、网络平台、视频指挥系统。新疆质监局、各地州市和县(区)质监局相关负责人驻守“12365”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等部门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 (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坚持统筹规划、引领发展,多方参与、协同发展,需求牵引、急用先行,军民融合、开放合作的原则,确立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三步走”建设发展路径,明确了系统标准体系建設的总体要求、建设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2016年,我国共检验检验进口食品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近5年进口食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2.6%。2016年,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大宗产品进口量分别达673.5万吨、96.5万吨、460.4万吨、388.3万吨,进口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保障我国消费者安全的大事。  2016年,质检总局进一步完善进口食品安全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11月4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标准化法。  新的标准化法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施行,对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现行标准化法颁布于1988年,已施行近30年。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全文共六章45条,分为总则、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 附则。  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的新修订的标准化法、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