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之争愈演愈烈 应用创新唱起主角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vs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E8要来了,Firefox3.0要来了,又一轮浏览器的争斗将拉开序幕。在大多数人的电脑上,仍然是微软的IE浏览器占着绝对优势。但是,不要以为其他的浏览器产品就此只能做IE身后的跟随者。IE的占有率一度高达近90%,但现在已经只有不足75%了。显然,IE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不断缩水,Firefox正在迎头赶上,Opera、Safari也越来越为更多人所知。在Web浏览器之外,Sarafi在Mac OS、Opera在移动终端上也占据了优势地位。事实上,自从当年的Netscape之后,浏览器市场上就不可能再出现一种产品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从电脑桌面到手机,如今的浏览器产品,拼的是安全、个性和各种各样的创新能力。
  
  群雄并起代替一枝独秀
  
  对于浏览器,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IE。和微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的身份相称,IE浏览器也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Web浏览器软件,在风头最盛的2002年,IE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95%,成为该市场上的绝对霸主。IE浏览器的普及要归功于微软的销售策略,自从1995年发布1.0版本以来,IE浏览器通过和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免除了用户的安装麻烦,倚仗Windows的市场优势,迅速占领了大部分用户的桌面。那时,多数人的心目中,浏览器是和IE划等号的。
  但是,就和当初IE打破Netscape的神话一样,微软的一家独秀局面也已经不复存在。作为互联网用户接触网络最直接的方式,Web浏览器成为商家必争之地。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各种新的浏览器产品层出不穷。
  现在查看那些电脑发烧友的桌面,你会发现,他们不只备有一种浏览器软件,在查看不同网页的时候,他们会使用不同的浏览器。号称“最安全的浏览器”的Firefox是除了IE之外最受追捧的浏览器。对于Firefox浏览器的用户而言,选择火狐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其特性,这也许让我们觉得有些可笑。他们选择Firefox浏览器,主要是看中了它的兼容性、定制性和方便性。
  在推出IE6之后,微软放松地躺在功劳簿上,足有5年之久并没有进行产品更新。在此期间,IE6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此情况下,AOL收购了Netscape,并在2004年推出了号称“最安全的浏览器”的Firefox,它具有弹出窗口拦截、标签页浏览及隐私与安全功能,丰富的第三方定制也成为它制胜的一大筹码。更重要的是,作为微软手下败将的Netscape公开了自己的浏览器代码,作为开源理念的代表,Firefox受到了开源爱好者的追捧。根据Net Applications统计,到了2006年7月,它成功地将IE的市场份额降到了83%。
  除此之外,令微软头痛的还有在全球浏览器市场上名列第三的苹果Safari浏览器。虽然是第三名,它的市场份额只有大约5%,但是它拥有一批不可动摇的忠实的苹果发烧友。苹果开始在iTunes音乐播放器中附带自动升级软件,为Windows用户提供Safari浏览器(如果用户不喜欢安装这种浏览器,需要专门选择拒绝)。这种强势推广在苹果社区中引发了很大反响,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Net Applications统计,今年3月,Safari的市场占有率增长速度达到200%。
  
  挪威Opera公司推出的Opera浏览器强调的是“特性”,并因为占用内存少、性能可靠得到了一部分用户的支持。它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大概为1%。
  虽然现在多数产品还没有和微软IE抗衡的实力,但是,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也让微软一直暗暗担心。在浏览器市场上,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而这些浏览器软件,都在自己的一批忠实用户电脑上扎根。
  
  Firefox和微软的对台戏?
  
  谁能成为挑战IE的勇士?在其所有的竞争对手中,Firefox被推上了第一线,成为和IE对阵的先锋。事实上,纵观其发展的历史,Firefox也的确有这样的本钱。
  就在微软战败了Netscape公司,隔了5年之久都没有更新IE浏览器版本时,Firefox横空出世。与多年未曾进行过改变的IE相比,Firefox带来了很多令其引以为傲的重要改进,诸如标签式浏览和整合的RSS阅读器,它还能够使用无数独立开发的附件,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扩展(extensions)”。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Firefox领先。匆忙迎战的微软开始了IE7的研发。在IE7登场后不久,Firefox2.0也随之问世。这两款双方积攒了技术力量进行升级的版本,还未问世就引发了双方支持者的口水战。比拼的结果,根据Net Applications统计,到了2006年7月,IE的市场份额为83%,Firefox拥有1.7亿全球用户,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了18 %的份额。这个数字和IE相比虽然还显得太过微小,但是,重要的是,这个数字是建立在微软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基础上,而且,比起捆绑在Windows系统中无需安装的IE,Firefox这个成绩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如果说有一款产品能够在将来和微软分庭抗礼,那么大多数人会将宝押在Firefox身上。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Firefox出现的最大意义是让浏览器市场不再是IE一枝独秀。现在,双方正在紧锣密鼓地张罗最新版本产品的推出。就在前不久,微软揭开了IE8第一个公测版的面纱,其正式版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巧合的是,下个月,经过三年的开发和六个月的公开测试后,Mozilla基金会将发布Firefox3.0。在经过了Firefox和IE7的对抗后,Firefox对这次的新版本更加充满了信心。Mozilla声称,Firefox3.0的运行速度将比上一版快上两倍。测试者发现,Firefox 3.0比Firefox 2.0.0.12少用了一半的内存。而且Firefox3.0在执行诸如不同页面间切换以及其他操作等Firefox2.0高负荷状况下的典型的会有延迟的操作中,响应也更快。
  无论是开源和传统软件模式的理念之争,还是产品的比拼,Mozilla基金会和微软的竞争都不会停止。Mozilla基金会成员Mitch Kapor说:“行业人士预计,总有一天,人们在一台电脑上只需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就行了。浏览器非常具有战略性。”这无疑将加剧浏览器市场的战火。
  
  创新应用的革命
  
  今天,电子邮件、地图、文字处理和其他传统独立应用程序负责的工作都被整合到了网络上进行,包括Google、雅虎甚至微软等网络巨头都投入巨大的资源开发自己的网络应用程序。比如,流行的RSS作为一种推送和数据交换技术,就具有某种超越浏览器的意味,而浏览器开发者的工作就是尽量让它们正常运行。在浏览器战火重燃的时候,我们也忽然发现,和之前不同,在这些产品上创新的网络平台应用之战也同时打响了。
  “大部分今天开发的终端用户应用程序都至少有部分功能需要在浏览器上运行,这和10~15年前的模式完全不同。”Opera公司的工程副总裁Christen Krogh说,“在从前,浏览器像把内容打印出来一样,显示的是静态的网页。”
  新的浏览器软件版本都完善了自己的功能。新版Firefox更加智能化,并且可以保留用户前3个月的浏览历史,以此来预测用户希望访问的网站。微软表示,IE8将具有一系列新功能。比如“网络切片”,允许用户对一个网站的部分动态区域进行书签保存,像网络拍卖或体育比分,用户能够将其结果显示在浏览器的空白处,这样人们就可以观看其数据变化的情况。另外一个新功能叫“放射性”,可以让用户对一个页面中的文字进行高亮处理,然后将这些文字信息及时发送到其他网站,像地图、电子邮件或者网络服务网站。
  随着互联网和手持设备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通过手持设备随时随地的访问网络,传统PC平台的浏览器之争也随之蔓延到了移动平台。Opera浏览器在手机浏览器领域占据着领先地位。Opera的移动Web浏览器Opera Mini在推出几个月之后,就吸引了全球200万用户。5月30日消息,Opera宣布在桌面和手机浏览器上支持Gears(离线技术应用)。
  受到苹果鼓励软件开发人员为iPhone开发让人们移动访问在线服务和内容的软件的激励,微软4月1日宣称很快将发布一个为手机量身定做的IE浏览器。这种浏览器与在台式电脑上使用的浏览器一样。
  在未来,浏览器的争斗将不会停止。但是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上网本市场的异军突起对网络安全行业的挑战,在于安全软件的防护作用和服务器端的处理能力成为关键。    x在网络世道纷扰之下,那些打着“凌动”(Atom)标签的上网本们,先求洁身自好,才能云游网海。这类计算机的出现,给各大IT厂商提供了机遇,同时接踵而至的还有挑战。从硬件上的电池到Wi-Fi模块,从软件上的操作系统到终端防护产品,除了安全还是安全。    功能简化下的安全难题    如今流行的上网本
经过6年的努力,百脑汇开店的脚步终于迈进了北京城。不过,百脑汇并没有挤进寸土寸金的中关村,而是选择了北京东部CBD区域的朝外商圈。“西有中关村,东有百脑汇”已经成为百脑汇北京旗舰店的的口号。    蔡明贤半开玩笑地解释说:“其实这句话有点不对。与中关村对应的应该是朝阳门外,或者简称朝外,但它們都与中关村这三个字没法对仗,所以我们就只好取百脑汇这三个字了。”    其实在这个区域,本来就已经形成了一
这款产品配备了一个通用USB接口、一个Mini USB接口,并可扩展Micro SD卡。     类似手机,这款产品将SIM卡插槽设计在电池后面,电池也是与手机电池类似的扁平电池         这款产品还配备了第二块电池和一个座充,这也和手机异曲同工      爱国者MID P8880T    本报记者 霍光    严格意义上来说,爱国者P8880T并不在上网本之列,不过,最早出现在中国移动3G
x素有“渠道船长”美誉的惠普,其市场策略有个特点,即与渠道商建立伙伴关系,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吸引客户,不仅卖硬件,还卖软件和服务,从而实现从“IT助力”到“业务助力”的发展目标。  在安徽省,惠普的业务已经实现了对每个县级市的覆盖。2009年上半年,惠普商用台式机在安徽的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并把渠道扩展重点下移到乡镇。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天勤易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勤易方)就在做着把电脑卖到
平衡是一门艺术,在石油行业HPC这样的技术领域,平衡也越发显现出艺术的魅力。速度、容量和灵活性讲究平衡,性能、能耗和效率也要讲究平衡,这样的架构思维才能使石油HPC迎接未来更高精度、更快速度的挑战。    近年来每年上亿元的IT建设资金投入,让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BGP)的高性能计算(HPC)部署规模迅速扩大。据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处理中心总工程师赖能和介绍,BGP的计算机规模已达到28
日前,国际权威调查机构IDC发布了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PC市场的调研结果。其最新数据显示:海尔笔记本已经超越多个国内外老牌厂商,以绝对优势继续稳居国产品牌第二。其商用市场的份额则较上季度翻了一番,带动了海尔电脑整体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扬。从两年前徘徊在市场二十名开外,到进入市场前五,再到笔记本稳居国产品牌亚军,海尔电脑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国内PC产业整体低迷之际,海尔电脑以跨越式的发展向业界展现了
扬长避短,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而不是慌乱地陷入同质营销和价格混战,是电信运营商搭建数据业务发展框架时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3G,真的来了!”  4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小初在天翼3G发布会上一再激动地说。  就在头一天晚上,中国移动G3笔记本电脑发布暨合作伙伴加盟仪式在北京举行。  而在第二天,在中国电信的3G发布会后,中国移动以春季媒体联谊的名义将一帮媒体记者接到了郊外。中国移动的
AMD公司副总裁、中国区OEM业务总经理潘晓明为他在第十二届科博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所定的题目是《用创新与国家共发展》。这里的“国家”就是中国。虽然是一家美国企业,但AMD已经将自己的未来和中国的发展紧紧联系了起来,而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也将和AMD紧密相关。“推动中国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和技术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潘晓明口中AMD的目标。    与中国在一起 
欧德宁是英特尔发起这场嵌入式攻势的总指挥     斥资8.8亿美元,英特尔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龙头厂商风河收至帐下,这是欧德宁执掌英特尔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在日子吃紧的情况下,英特尔为何没有理所当然地捂紧钱袋,而是选择收购扩张?在相对低调的软件部门和嵌入式部门走向台前的同时,英特尔为未来谋局的轮廓也日渐清晰。    英特尔    谋局嵌入式    ■ 本报记者刘洪宇    旧金山时间6月4日,英特尔
IT设备小型化、集成化、虚拟化、机架化的发展趋势给数据中心机房动力系统的建设和机房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业务逐渐增多,企业的信息系统面临着不断扩容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加灵活的机房建设方案。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机房设备的冗余度不断增加,机房的密度也随之增加,机房空间显得弥足珍贵。由于设备不断增加,机房内设备的布线、连接和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高度集成、应用灵活的机柜式机房解决方案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