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审美心理中的移情作用

来源 :城市地理·论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人心净化,先要人生美化。美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早期审美心理理论之移情说带我们走向美的更深处,从宇宙的人情化和主客统一的辩证法两个方面探讨审美心理中的移情作用,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体现了审美心理的移情作用。朱光潜从哲学角度高度评价里普斯,认为他的移情说表现了主客统一的辩证态度。
  关键词:审美心理;移情作用;宇宙的人情化;主客统一
  物有真善美,心有知情意。教育追求智、德、美三方面同时发展。智育叫人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养良品,学做人;美育叫人创造、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三育对于人生同等重要,但是在大众的观念里,智育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德育也会引起重视,而美育则很少有人提及。蔡元培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
  那么我们是如何发现美的,怎样感知到美的,接下来就重点分析两种审美心理之一的移情作用。
  (一)宇宙的人情化
  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和人情。古诗词的作者在观照自然时常常显示出移情的本领,如下列名句: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穿过秋千去。——欧阳修
  看上去都是写物,但读起来洋溢着一种人情味儿。山可以看人不觉厌烦,桃花可以轻薄,山峰可以清苦,品尝黄昏雨的滋味。
  《庄子·秋水》有这样一段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这个道理可以推广到一切己身以外的人和物,小孩子常常和玩具对话,有时还让玩具陪她一起吃饭睡觉,这是因为玩具在他心中已然是和他一样的人,他会体验玩具的情感和需要。成人也没有完全脱离这种心理,诗人和艺术家看世界,常以自我为参照,把属于自我的性质投射为外物,万事万物皆带有人性的光环,开始生命化,有情化。
  《红楼梦》里的一对“痴傻人”,黛玉永远是挑着花锄、挂着花囊,吟唱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红消”“香断”“艳骨”“风流”在花谢花飞的世界里,黛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再说宝玉,还记得傅家两个婆子是怎么谈论他的吗?一个笑道:“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另一个又笑道:“大雨淋得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吧!’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黛玉和宝玉的举止,在凡夫俗子眼里尽显痴傻,这痴傻源于两人的真情至性,源于他们把宇宙人情化,这痴傻正是他们的高明之处,绝尘之境。《红楼梦》大旨谈情,黛玉和宝玉是有深情,,有至情,有大情的人,移情在他们身上就更自然、更普遍。移情总要有情可移,情终究是移情的前提,当然这里的情并非是各种具体的小情感,而是一份浩大的、宏阔的、生机勃勃的情怀。
  移情作用有人称为“拟人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知识经验都是如此得来的。把人的生命投射于外物,于是本来只有物理性质的东西可具人性人情,本来了无生气的东西变得生机勃勃,法国心理学家德拉库瓦把移情作用称为“宇宙的生命化”。在物我同一中物我交感,物的意蕴深浅常和人的性分深浅成正比。深人所见于物者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泪表达出来的那么深的思想。”
  (二)主客统一的辩证法
  移情作用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汪国真的“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概括了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还震荡的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对于文艺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说:“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忘自己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成一体。”在艺术欣赏中,移情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分。读一本书,强烈的共鸣会使你和作者、文字相融于一。听音乐,不同的音乐可产生不同的心灵体验,而不同的心情下,同一音乐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
  移情说作为盛极一时的美学理论,曾受到高度评价。李斯托威尔说:“对于美感经验所作的心理学的分析、描写和说明,事实上等于审美移情的心理学。
  朱光潜从哲学角度高度评价里普斯的移情说,认为其学说表现了主客统一的辩证态度。第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实体,而是受到主体倾注生命的有力量的形象,因此它不是和主体对立的对象。其次,审美的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只在对象里生活着的自我,因此不是和对象对立的主体。第三,就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来说,它不是一般知觉中对象在主体心中产生一个印象或观念那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对象就从主体受到生命灌注那種统一的关系。因此,对象的形式就表现了人的生命,思想和情感,一个美的事物形式就是一种精神内容的象征。
  在凝神观照时,我们心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我两忘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物我同一就是近代德国美学家讨论最热烈的移情作用,有人把美学上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上的天演说,认为它们同等重要,并且把移情作用说的倡导者里普斯称为美学上的达尔文。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光潜.谈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6]曹雪芹.红楼梦[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彬彬(1987-),女,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对“工业用水总硬度”这一分析化学教学实验中所用试剂进行试验研究,发现现用教材中所用掩蔽剂和指示剂都存在弊端。本文设计了该实验的改进方法。
本文在对初轧机万向联轴器现场试验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联轴器叉头磨损量与工作寿命的分布函数,对规定的许用磨损量和规定的累积工作时间进行叉头的可靠度预测,并确定了
在新媒体条件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新媒体条件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园文
柠条也叫锦鸡儿,系豆科锦鸡儿属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严寒、酷暑、耐瘠薄、耐旱力强等特点,是乌盟地区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
1 剖腹产五例成功经验 某场8个月内,先后有五只爱犬(西施、银狐、八哥、拳师、德国狼狗)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胎儿过多,年老体弱,子宫阵缩无力等经助产(药物助产或手术助产)
作为政府建设行政主管职能部门,不仅要正确处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本身的诸多技术业务关系,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涉及的大量的社会经济关系.影响工程质量监督管
文章介绍了《中国学术期刊》镜像数据库的概况及使用过程中的基本法与步骤。
在探索灌区改造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现有井、机泵,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单井效益,降低灌溉成本.或者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时,实现一井多用,饮灌结合,使井泵达到满负荷
1移动化生活的发展移动化生活,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移动商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只要到汉诺威计算机展走一圈,你会发现人们口袋里有各种各样的移动装置、移动电话.可见,移动
信息时代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步入利用信息网络获取企业所需信息 ,从而打破企业传统经营模式 ,发展为现代企业。本文从企业获取网络信息的内容 ,以及企业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