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媒介生物性疾病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收集分析文献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媒介与媒介生物性疾病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狭义的媒介生物即传染病流行三环节中的生物性传播因素,即有关的节肢动物;广义的媒介生物即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包括人畜共患病的脊椎和非脊椎动物的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以及动物贮存宿主.(2)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接受的媒介生物性疾病概念为由节肢动物、鼠类和软体动物起主要传播作用的传染病.(3)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当前仅见使用于中俄两国,分原始的和后来扩展的两种,且后者定义不甚严格,但当前我国对该概念的使用已远远超出其原始定义的范围,按照原始定义,自然疫源性疾病必然同时既是人畜共患病,又是一种狭义的媒介生物性疾病.(4)媒介生物性疾病与人畜共患病及按原始定义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媒介生物性疾病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媒介生物性疾病与人畜共患病的关系是绝大部分重叠的关系.三个概念中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多的是人畜共患病,其次是媒介生物性疾病,应用最少的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他文献
本文比较了唐代佛教经疏和魏晋南北朝及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三国人物故事的异同,由此要以看出三国故事在历史上的流播和演变,并进而分析了佛家经疏例引故事的成因与影响。
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世界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北京。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人类正步入电子时代,电子文献日益增多,并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知识与信息的主流载体,在图书馆的馆藏中占主导地位.公共图书馆应当更新观念,在不损害有关的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将
本文首先考察了时间介词“去”的产生时间及其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其次深入探讨时间介词“去”的产生过程及其演变消失的原因,最后讨论了“去年”、“去岁”中的“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