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堂识小(三十)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寅生真品“发票”
  一次在北京乡公周继烈老师府上,得晤陈寅生的曾孙陈先生,有幸和周老师一起看到了陈先生带来的家藏的一些寅生旧物。其中一件纸品,可视为研究陈寅生的极为重要的史料。今遵周继烈老师所嘱,将这件史料分享,供刻铜爱好者和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这是一页木版印刷的纸品,尺幅近似二十二开,纸质颇薄(或是绵连),蓝墨楷书竖排,十行,每行四至二十字不等,共一百五十二字。字体是我们熟悉的寅生楷书,是寅生亲笔所书。
  内容为:(原文无句读)
  启者:近因镌字墨盒各处假冒贱名者太甚,真假难凭信,不得已添设发票一纸,注明年月款识。凡有赐顾者,请详查字体、刀法并核对年月款识,庶不致误。抑或携盒至舍查验,尤为妥当。光绪五年八月初一日起,以后所刻皆有此票为凭。倘盒上所刻年月上下款识与票上所书不符者,亦系伪作。己卯八月朔 妙严室主人陈寅生谨识
  式墨盒 光绪 年 月 日刻
  上款 下款
  翻刻此票 千里必究
  鲍康在其著作《观古阁续丛稿》(光绪初年出版)中提及陈寅生,有“余戚陈寅生麟炳,工篆刻。所镌铜墨盒足与曼生壶并传。都人士争购之。厂肆颇有袭其名者”的说法。“厂肆颇有袭其名者”,可见光绪初年,即有寅生刻铜仿品出现。在未见到这页“寅生蓝印小纸”之前,我们曾提出疑问:不知当时寅生仿品多到何种程度?不知寅生对坊间仿品态度如何?仿制者是何等水平?现在从这件珍贵的史料中,我们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从这件文书的文字和语气看来,在当时仿制寅生之作或已相当猖獗,“镌字墨盒各处假冒贱名者太甚”,陈寅生对造假者也几乎是忍无可忍了,才采取了积极的打假措施。
  假冒陈寅生的刻铜作品,有水平很差、“一眼假”的,似乎也有水平足够高的,以至于寅生说出“请详查字体、刀法并核对年月款识,庶不致误。抑或携盒至舍查验,尤为妥当”“倘盒上所刻年月上下款识与票上所书不符者,亦系伪作”这样的话来。这页“蓝印小纸”是附随真品墨盒送给顾客的(“光绪五年八月初一日起,以后所刻皆有此票为凭”),不仅是寅生真品的“发票”,是作者亲书的鉴定证书(墨盒的形制、刻制年月和上下款都是要在這印好的纸上亲笔添写),也是一篇讨伐假冒伪劣的檄文,是陈寅生的“打假宣言”。
  虽区区百五十言,薄薄一张旧纸,但意义极为重要。寅生研究本来就资料缺乏,只言片纸亦足当珍视。其不仅对研究寅生刻铜有意义,也对我们了解清末琉璃厂的文化商业有帮助,对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工艺美术史有帮助。
  囿于见闻,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附有此纸的寅生刻铜墨盒实物。从目前看到的实物和资料来看,陈寅生为了维护品牌、保证客户买到真品,在不同时期是采取了不同的防伪措施的。这件蓝印小纸或许只是陈寅生打假的措施之一。它的实际使用详情,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文献和实物来佐证。我们相信并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相关的材料出现。
其他文献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阅读理解在英语试题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一个重要的测试项目。有老师毫不夸张地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理解在英语测试
期刊
[教材内容分析]rn本次写话是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的第三个版块.教科书呈现了例句、插图和写话要求,所给的信息突出两个特点:一是紧密联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大自然的秘密,二
期刊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广美附中首次以“基础”为主题在广州爱艺美术馆举办教師作品展。展览旨在以开放的艺术思想和严谨的教学风范,自觉打造艺术思想云集、碰撞、交流的平台,构建艺术创作与教学交流分享的园地。本次展出的21位教师近期的艺术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纯熟,作品风格多样,共同体现出艺术家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关于“基础”的理解及其开放性内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次以“基础”为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