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铁路客运站应急响应仿真方案研究

来源 :铁路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运站是铁路客运组织的重要场所,客运站内任何突发事件将带来不良社会影响。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确保客运站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响应机制,能够有效控制事态演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在梳理铁路客运站应急响应业务基本流程的基础上,明确应急响应事前、事中、事后的仿真需求;采用数字孪生概念和方法,建立客运站数字孪生应急响应模型,设计客运站应急响应仿真软件主要功能,并重点对大面积晚点、大客流、火灾与暴恐等典型应急场景,细化仿真功能设计,为下一步开发客运站应急响应仿真及能力评估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自1970年至今,前苏联和俄罗斯在南极东方站持续进行了近50年的冰层钻探活动,先后攻克了包含粒雪层、冰层、冰岩夹层和湖水冻结冰的复杂冰层钻进难题,逐渐形成了一套集热融取芯钻探、电动机械取芯钻探和分支孔钻探等为一体的深冰芯钻探技术。创造了冰层最深干孔钻进深度记录(952.4 m)、最深热融取芯钻进记录(2755 m)、最深冰芯钻探记录(3769.3 m),累计进尺达13000 m,并获取了总长超46 m的含湖水冻结冰样品的冰芯。东方站的钻探活动对极地冰层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积累了宝
川西海相破碎地层的复杂情况制约了川西海相气田开发的进程,且目前针对海相灰岩及白云岩为主的破碎地层的垮塌没有相关论述或研究,为此开展针对川西海相雷口坡组破碎地层的防塌钻井液体系技术研究就非常必要。本文从川西雷口坡组海相地层特性研究出发,在原有抗温防塌钻井液体系配方优化的基础上,引入成膜剂,形成了川西海相破碎地层防塌钻井液体系技术,并对该体系各项性能进行了评价,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