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坐等疾病来 不如主动管健康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yu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这个病曾困扰我长达12年之久,非常痛苦,痛得我半夜常常惊醒,在床上蜷缩着打滚。记得1995年春节的前一个星期,我感觉到身体非常难受,临床医学知识告诉我,溃疡面已经出血,但我坚持没有住院治疗。正因为这次经历,我用了整整一个春节的时间对自身的疾病,以及疾病和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彻底的反思,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现在溃疡病已经被我自己治好了,我能够愉快高效地投入工作。其实溃疡病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很大,工作学习压力一大,一紧张就会发作,在当时情况下,这个病单靠吃药是治不好的,明白了这个基本道理,就会知道,这病只有靠自己管理健康和养生调理才能奏效,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慢慢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是放在现在, 溃疡病容易治愈,也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防止其复发。
  除溃疡病之外,我还患过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得过鼻炎的朋友都知道,早晨是鼻炎发作最严重的时候,因此我很怕上上午第一节课;如果早上要出席一些非常重要的活动,我就会更加紧张,怕鼻炎发作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两年前。在一次赴美访学中,我认识了一对教授夫妇,他们告诉我,用生理盐水早晚定时清洗鼻腔是一个好办法。经过亲身实践,顽固的鼻炎真的远离我了!这个治疗方法成本非常低廉,对身体健康没有损伤,具体的操作方法可咨询耳鼻喉科医生。
  这些年来,看着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屡屡被疾病困扰,临床医生出身的我却无法替他们分忧解难,这种无助感给我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迫使我不得不反复思索——手术、药物、医生,究竟能为健康的人生带来多大帮助呢?“患病——痛苦——治疗”,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如何才能打破?我是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导,我做出从关注疾病到研究健康这样大的选择,不是因为其他,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告诉自己:要坚定地做这件事!
  失去生命时
  金钱、地位无意义
  所谓“1+0”健康定律,是形象地将1比作健康,而事业、家庭、荣誉、地位、金钱等都是后面的0。有了健康,1后面的0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至关重要的1变成了0,那么后面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遗憾的是,我们对于疾病和健康的认知,却依然是“未知远远大于已知”。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此举对于医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发明,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当今医学界滥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去医院就医,患者往往享受“三素一汤”(三素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一汤是输液)。业内普遍将全民输液的现象看成“中国特色”,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人均输液量是全世界人均的8倍之多!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虽然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因此,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水平,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
  亚健康成为健康头号杀手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健康危险因素的挑战。肥胖、脱发、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情绪波动大、频频排尿排便、头痛耳鸣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但是去医院检查,却没有实质性的疾病。
  我身边经常有朋友提到有睡眠不好的烦恼,有的入睡困难,有的早醒,有的是整夜睡眠状态都不好。而睡眠质量高低,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很多人常出现精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及女性内分泌紊乱,男性过早的性功能障碍等,这些健康危机,我们随时可以自测自评,发现问题。
  现在多数人处在我们俗称的“亚健康状态”。医学界对此有一个大致判断,符合健康状态的人占总人群的比例是15%左右,已被确诊为患有某种疾病的人占15%左右,其余的70%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我国,针对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现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影响健康最主要的慢性病。而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比女性要高的原因,则是抽烟酗酒、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医学家预言:在21世纪,一种被称作生活方式疾病的新病因,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十少十多”从饮食开始主动管理健康
  相信大家对健康“四大基石”都有所了解,其一是合理膳食,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选择每日食物。其二是适量运动,要找到适合自己年龄段的运动方式。我并不把杭州一个比较普遍的运动——登山,推荐给中老年人。登山运动不适于中老年人,因为登山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容易产生伤害。而最适宜的运动是步行。其三是戒烟限酒,而不是戒烟戒酒。我国传统医学讲究酒的作用,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其四是心理平衡,这点最难做到,也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我国的饮食习惯叫“北咸南淡,东甜西辣”。越往北、往西,人们吃的盐就越多,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越多,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油、盐的使用量。送给大家一句话:“让食物作为你的药物,你的药物应该是你的食物。”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交通便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运动量太少,出汗太少。出汗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最主要的方法。在运动中,各脏器调节舒展,人体加速循环,精神压力也会减缓许多。前不久,一位好友对我说,他在读大学的孩子可能精神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多方求医未果。我不是精神病学专家,无法从精神病学角度给予他建议,但我告诉他,希望他能和孩子一起努力,尽快找到一种孩子喜欢的运动方式,这对于心理精神调节非常有效,而运动调节,也是国际上精神病学专家普遍认同并倡导的。
  很多年前,在一次去日本访问的时候,日本机场商店的一个水杯引起了我的注意:杯身上用汉字写有“健康十训”,即“十少十多”,想与各位分享:
  少肉多菜,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食多嚼,少衣多浴,少言多行,少欲多施,少忧多眠,少车多步,少愤多笑。
  五招教你HOLD住健康
  第一,要做到慢慢起床。特别是中老年朋友,睁开眼以后不要急着起身,先躺在床上活动四肢、头部,之后再慢慢起来。
  第二,去“办大事”(排便)。这个习惯一定要争取养成,毒素在肠道里积累了一晚,对身体的影响很大,要尽快排出。这个习惯一旦养成,一天的状态都会很好,身体舒服清爽。
  第三是喝水。经历了一晚睡眠后,晨起喝点温水,能够有效清洁润滑肠道。
  第四是洗澡。早上起来沐浴,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五是吃早餐。现在人们工作繁忙,早餐往往“瞎对付”或者干脆不吃,但三餐的热量分配里,早餐所占的比重最大,应该搭配谷物、牛奶、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美国哈佛大学对世界多个国家的相关研究表明,科学地吃早餐可以使慢性病患病率、死亡率大幅下降。
其他文献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作为一个研究集体行为的概念,被许多学者广泛应用于研究之中.本文收集21世纪以来国内核心期刊中与集体记忆相关的293篇文献,借助CiteSpace(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