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 学数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际教学中,笔者将游戏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动的愿望,又能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它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习  游戏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7-02
  小学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发展不够成熟,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他们对那些抽象的原理与符号很难理解和掌握,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没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教学效果也就很难保证。马丁·加德纳曾说:“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等活动”。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既满足了他们好动的愿望,又能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它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才是最理想的教育境界。
  一、猜一猜,理解图意
  如一上“图画应用题”中的用减法解决问题,很多同学看不懂图意,更不会叙述图意,这是令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情,学生学起来既枯燥又沉重,毫无兴趣可言,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呈现一幅图的形成过程,学生不知道这幅图的来龙去脉,也就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后来我改用玩“猜一猜”的游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明确小明两只手一共拿了6块糖,出示图1,先让学生
  猜一猜他的左手里有几块,教师根据学生猜出的每个数(假设猜1块)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在右边出示“?块(图2)明确问题:让我们求右边的塘。因为整幅图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按顺序一步一步呈现出来的,所以就扫清了学生思维的障碍,他们就会像讲故事一样完整地说出图意(小明一共有6块糖,左手里有1块,有手里有几块?)并列式计算。相同的游戏重复几次后,学生就能熟练地叙述图意,同时他们自己就会发现规律:只要用总数减去左边的糖,就是右边的糖。一节课在学生的不断猜想、叙述中结束了,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图1                                           图2
  
  二、拨一拨,明白算理
  二上“求比一个数多几”也是教学难点,主要问题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算理。为此我采用在计数器上玩“拨一拨”的游戏展开教学。过程如下:
  游戏一:我和老师同样多
  玩3次,每次教师拨完后学生再拨,要求和老师同样多。
  游戏二:我比老师多1个
  玩3次,每次教师拨完后学生再拨,要求比老师多1个,汇报自己拨了几个,指出多的是哪1个,其它几个跟老师拨的什么关系(强调同样多)
  游戏三:我比老师多2个
  玩3次,每次教师拨完后学生再拨,要求比老师多2个。拨之前先让学生讨论能不能分2次拨完,如果能,先拨几个,再拨几个。引出:先保证和老师同样多,再保证比老师多2个。进一步强化了图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把和老师同样多的与比老师多的加起来就是自己拨的珠子,再列算式就难不倒大家了。
  游戏(四)“我比老师多几个”
  玩1次,老师拨出5个,要求比老师多几个(数量自己定)。通过求不同学生拨的珠子,学生就会发现:多几个就要在5的基础上加几。
  本节课学生在不断地拨珠中真正理解了图中的数量关系,而且在脑中建立了这类题的模型,轻松地突破了难点。
  三、 搭一搭,发现原理
  四下“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常规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搭几组小棒,再通过比较得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而如果带着哲学的眼光走进这节课,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游戏一:用长分别为9cm、7cm、5cm的小棒搭三角形。
  游戏二:将5cm的小棒剪下1cm剩4cm(其它2根不变)搭三角形。
  提问:两次搭的三角形有什么不同?引出:第二次搭的小了一些。
  游戏三:从4cm的小棒上再剪下1cm剩3cm,搭三角形。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出:更小了或更扁了。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这根小棒继续被剪短,会怎么样?这时部分学生能想象到搭不成三角形了。
  游戏四:从3cm的小棒上再剪下1cm剩2cm,搭三角形,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搭出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搭不成的原因:其中1根小棒太短了,如果让他们首尾相接,两根短的只能平铺在长的上面,不能形成3个角;如果出现角,就不能做到首尾相接。
  游戏五:从2cm的小棒上再剪下1cm剩1cm,搭三角形,结果更不可能了。原因:连首尾相接都做不到了。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情况下能搭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搭三角形,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本节课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当三角形的其中一条边不断减少时,三角形也在不断变小,当两条边相加等于或小于第三条边时,再也搭不成三角形了,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体會到了由能到不能的过程,这种效果是其它方法无法代替的。
  四、分一分,总结规律
  二下“有余数的除法”一节,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我让学生玩“分一分”的游戏,要求学生分别用8、9、10……根小棒搭正方形,并将分的结果用算式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发现剩下的小棒数总是1、2、3这些数在重复出现,我问学生:“为什么不会剩下4根或5根甚至更多的小棒呢?引出:那样就能再继续往下搭了。教师问:余数和除数什么关系?引出:余数要比除数小。
  本节课通过不断地分小棒,学生很容易地就能发现“余数要
  比除数小“的道理,这种效果要比告诉孩子规律好得多。
  学数学就是“玩”数学,“玩”中充满着智慧和快乐,后面
  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各种新的“玩”法,带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数学。
  参考文献:
  [1]玩火柴游戏学数学方法,陆海泉,中学生数学,2006-03-09。
  [2]幼儿游戏学数学──“综合构建”教学游戏见闻之一,南溪,河南教育,1994-02-10。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强。作为和基础建设投资直接相关的行业,工程机械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三一重工作为该行业的中坚力量,公司的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其起步区内的各类地产项目将陆续竣工,项目竣工后将面临项目运营期的相关管理问题。生态城作为中新两国合作,以绿色、生态、节能、环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银行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在当前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开拓市场,寻找优质客户,减少经营风险。随着我国
现如今,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教育形式的多元化给教学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途径,许多之前从未应用于课堂之上的教学模式席卷而来,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小学生的接受教育水平和学习状况,人们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关注,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再只局限于语数外的学习,还希
期刊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这给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很大助力.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其他教师带
期刊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仅是我们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更是影响和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思想理论体系。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学习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