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民生话语体系及其构建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证明和构建自身合法性的重要维度,也是其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化中国化的现实落脚点和着力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从社会主义立场出发,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主张,以解决现实民生问题.随着农村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开始了对民生问题的社会主义解决方案的探索,并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满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推动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生话语体系.回顾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探索,能够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其他文献
在历史文化优越感与现实社会落后性的矛盾冲突中,近代中国民众迫切需要一场真正的观念启蒙,以挽救内忧外患的民族存亡危局.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器物、制度再到思
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作为一种客观化行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合法性为线索分析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危害,二是肯定科学技术对晚
启蒙始终在神话中确认自身,启蒙与神话总是相互纠缠.在启蒙理性实现自身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不断地从神话中出走,又不断地堕入新的神话.启蒙与神话的交织从神话作为启蒙时就已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及其准备材料中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批判了杜林研究平等问题的方法和其抽象的平等观,并集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思想.平等观念是一个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