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秩序的碰撞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eyg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韩国电影《海岸线》以某海岸线驻防部队为切入点,讲述一个个体如何引发一个集体、乃至周边人群失去秩序、走向崩溃的故事,揭示了大背景中的小人物的悲哀。
  关键词:海岸线 秩序 角色 崩溃
  
  《海岸线》在放映之初,就因韩国海军部的抗议而闹得沸沸扬扬。但诚如导演金基德所言,在拍摄之前他曾经向海、陆、空军部请求协助,影片就不是一部简单的针对军队、揭露军营腐败堕落的作品。当然他遭到了三方的拒绝。影片把探寻的焦点投注在现代社会秩序下的人的生存状态,而严密秩序这一意念的最佳载体,恰当莫过于军营了。
  韩国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曲折,海岸线总长为5259公里,海域广且深,水产资源丰富,曲折蜿蜒,海面岛屿密布。漫长的海岸线潜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意味着沉重的海防任务。影片就是选择了某海域的海军边防部队来展开的。
  在一曲忧伤的背景音乐下,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军营集体生活的场景。艰苦的训练与挣扎的表情。逐渐镜头转向了个体,由远拉近,是以铁丝网为背景的一个练刺刀的人物剪影像,最后定格在一双的眼睛上。在黝黑的脸上。那是唯一可辨识的。但又很难说清里面装的是什么。有人说,整部电影欣赏下来,给人印象至深的就是主人公姜上兵圆睁的双眼。然而,统一制服下的一张张黝黑面孔上,也只有双眼才能表达情绪,也唯有双眼才能分辨出彼此个体的少许不同,这可能也是主演导演一再给予那双眼睛特写的原因所在吧。
  解读《海岸线》,我们首先要把眼光投射到大韩民国民族性的巨大背景下进行。朝鲜和韩国一向被视为远东最后一块“冷战活化石”,两者在军事对峙中,曾多次互派谍报人员,从事搜集情报和破坏、刺杀等多重任务。而影片在一开始就以字幕形式明确地点明了这一点。而在训练之前的长官训话中这一点也一再被提起。承担国家安全保障任务的军人角色由此而变得微妙,在和平环境下去感受战争危机,是该坚信危机无处不在,时时警惕,还是要不以为然,淡然处之呢?信与不信,是个问题。“间谍真的会从海岸线潜入吗”,渔民们的答案是否的.训练营中的士兵也是,长官也不相信间谍会潜入,但是主人公姜上兵相信,并以在退役之前抓到间谍为军营生活的人生目标。所以他在这个军营里显得格格不入。他对训练过于热衷,甚至可以说是享受。他会在出操前在脸上涂满迷彩染料,会在其他士兵休整娱乐时,在茂密的草丛里举着枪执行警戒任务.会在就寝前满怀向往地唱《往昔难再》的军歌。这是集体生活中一个孤独的灵魂。然而。同时他也是这个社会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个体.有爱人。有朋友,尽管不被理解。导火索是错杀闯入禁区的渔民,但导致崩溃的不只是愧疚感。恰恰相反,愧疚感是能把姜上兵从崩溃边缘拽回理智世界的唯一力量。被迫退役之后.终日徘徊在海岸线上,赶也赶不走的姜上兵只在那场事故中的另一个女生还者前,呆滞的眼神发生变化,狼狈逃开。亲友的猜疑、不理解,爱人的抛弃把他渐渐逼向崩溃边缘,他想持枪离开军营报复,但长官喝骂叫回了他的理智。被迫退役真正使他陷入崩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抛弃。扒去军装的孤独的灵魂,没因社会角色的变化,而得到灵魂的救赎,军人身份赋予的高压失去,心理角色转换却未完成。所以他固执地流连于海岸线上。同情、谩骂、挑衅、暴力都不能让他恢复平静,而是越来越暴躁.越陷越深。于是他偷枪、再次举起枪指向战友、朋友。然后是陌生人。姜上兵仅代表的是一个个体、边缘人,但悲剧不会止步于个人,崩溃是具有传染性的。一个误杀事件让潜藏在井然秩序下的种种矛盾彻底曝光,军民矛盾激化,好兵的定义更加难确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还有个体在一个本身既已充满矛盾的秩序中碰碰撞撞,乃至最后去摧毁这一秩序。
  海岸线整个驻防部队,因为误杀事件骚动,因为姜上兵的退役不安。在这种隐隐流动的压力之下,部队表面秩序依然井然,内里已经慢慢失控。集体轮奸发生,又在暴风雨之夜,对怀孕女受害者进行强制人流,这是影片的一个大高潮,个体误杀发展成为团体性蓄意谋杀。恐惧、罪恶感宛如慢慢张开的大网,侵袭着整个军营。令人窒息的压力一步一步地蚕食着军营中的其他个体,暴躁、幸灾乐祸、自私自利都开始表面化。部队一次一次加固海岸线防事。原因不再是朝鲜间谍。但铁丝网不但阻止不了渔民再次进入,也阻止不了游客,更阻止不了日益疯狂的姜上兵。姜上兵偷枪杀人,整个部队完全陷入恐慌,于是每个人都画上了迷彩伪装。暗夜的海岸线上开始枪声不断。士兵也开始接二连三地伤亡。
  被卷入这一漩涡的还有被误杀的渔民,被轮奸后又被强迫流产的女受害者,女受害者的哥哥,还有最后死在姜上兵刺刀下的的旁观者。
  影片主题曲《往昔不再》,两次由主人公姜上兵唱起,一次是在开始,一次是在影片最末。同一首歌,追忆逝去岁月,但意义上是不同的,开始时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军人在憧憬战火中的峥嵘岁月,末尾时则是一个失去生的希望的人在缅怀生命中的幸福时光。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就是影片中一再出现的“鱼”的意象。鱼即便死后仍旧双眼永恒大张,一旦离开水它们的嘴唇就会无声翕张。人亦如此,从一种秩序转入另一种秩序中,如果无法适应,也就只能在挣扎中痛楚、喘息,如果无法回到从前,那就只有毁灭一条路可走。小人物面对着社会、秩序。显得如此的赢弱武力。何况那所谓的秩序身就矛盾重重,动荡不安。正因此,《海岸线》里的姜上兵疯狂之余,最终自取灭亡。
其他文献
摘要 电影《色·戒》,将已经销声匿迹很多年的张爱玲,重又唤回了人间,侵蚀着观众的心灵。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对于张爱玲小说形象的完美诠释,使人们再度近距离的接近张爱玲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世界,使得张爱玲这篇原本不被很多人熟知的小说由尘封的文学史中走进了新时期的影像消费时代。也许在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历史的痕迹,我们会欣然一笑却内心充满敬意的想到:《色·戒》是张爱玲的时代,更是今天的隐喻和社会生活变种
摘要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部多文化交融的影片,其运用镜头语言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复式空间更是此片耀眼之处,尤其是当观赏者在接受过程中主体性介入与解读时,印度深层文化内蕴便从细节的叙事中流溢于影片。  关键词 物性空间 心灵空间 神性空间 接受    2008年末,《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先后在11届英国独立电影奖、第80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和第7届华盛顿影评
日出莫干山 徐敏曙 摄/佳能EOS-1D X,光圈F10,速度1/13秒  位于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以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德清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敏曙心系莫干山,多年来,几乎走遍了莫干山,在他的镜头中,不仅全面记录了莫干山四季的秀美,更将清澈不竭的山泉、绿荫如海的修竹、星罗棋布的别墅、乐享山水的游人留存在了方寸之間。徐敏曙常说,莫干山的意境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投
[摘要] 真正的人性应既为人的,也为妖的。新版《画皮》却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爱情与欲望带来的困惑迷茫的思考,通过用恐怖的故事来刻画完美的爱情,同时也揭开惊悚的外皮向读者和观众展示“爱’的內核,在这场与爱情有关的命运主题面前,没有贏家,但每个人看似都像赢家,这才是对爱情的完美诠释。当这条爱情链未能让人性的光辉最终圆满时,人世间有人终成眷属就有人粉身碎骨,而没有成全妖性的人性可不可以说它是伪人性?这是一
[摘要]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是一部具有文化大片的隐喻,体现中国主流情感与主流价值观的伦理片。电影采用写实主义的叙事手法,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非线性叙事,传统小说和意识流交叠形式,为我们讲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何改变了唐山一户普通人家:李元妮一家32年人生轨迹的故事。反映了两个时代中国市民的生活常态,深刻揭示了中国人家国亲情的深层文化心理。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 中国人 文
[摘要]谢克纳对印度的火坛祭进行了跨文化研究。他发现史达尔的发现理论是站不住脚的。火坛祭一旦被发现就意味着改变。将火坛祭拍成电影更是火坛祭的重建过程,而不仅仅只是发现。表演行为分为四个模式,谢克纳将他的的重建理论和史达尔的发现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印度的火坛祭是一种重建行为,而不是一种被史迭尔所认为的发现行为。  [关键词]跨文化 火坛祭 行为重建 拍摄    自1971年开始,谢克纳曾多次踏上印
【摘要】《末代皇帝》由意大利著名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拍摄完成,该片先后荣获当年的奥斯卡、金球、凯撒、BAFTA、纽约影评人协会、洛杉洛影评人协会等评奖的近三十项大奖和荣誉,作为一部历史经典,无论从主题的文化阐释、人物的内心刻画、电影的叙事形式,还是影像表意、视听构成、细节表现等都值得重温和研究,影片从叙事、时空、影像、色彩、运动、细节六个方面显示了经典文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摘要]韩剧今天之所以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观众的由衷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在叙事模式、人物塑造等艺术手法上注意做到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这样既能迎合观众的传统欣赏口味,又能在传统中生发出符合现代要求新意味来一古今结合,交相辉映,共同创造美好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韩剧 “传统” 继承与创新 结构主义 索绪尔语言学    自从1997年韩剧《爱情是什么》在央视播出后,韩剧在中国
[摘要]凌子风执导的电影《狂》改编自李劫人的著名长篇小说《死水微澜》,小说和电影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从结构、艺术构思、人物性格、表现手法、人物命运等五个方面对电影《狂》中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死水微澜 狂 电影评论    这是一部1992年出品的伦理道德电影,由凌子风导演,许晴、尤勇主演。同年该片即获朝鲜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却一直遭中国广电局禁播,直到2004年7月14
[摘要]三十年前,话剧《于无声处》以势如破竹之力轰动全国,当时备受关注的是此剧主题,大无畏、勇敢地撕开了特定时代、特定人群郁积压抑如岩浆般滚沸的胸怀,无比清晰、有力地发出了畅快响亮的怒吼,是一代人一次痛痛快快的集体宣泄和绝境深处的灵魂重生。三十年后,《于无声处》在众目渴盼中再登舞台,除了对三十年时光流逝的唏嘘感慨,对旧时代的沉痛反思和对新时期发自肺腑的感恩外,占据脑海更多的是对其舞台艺术魅力的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