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市面上大多数月饼不同,我外婆做的月饼是老式的。
酥嫩的外皮层层包裹着神秘的内馅,一口下去可能是花生仁,可能是桂花粉,还有可能是冬瓜糖,精炼的葱油散发出香味,和月饼一起滑进肚里,像一股热流滑进心间。
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比较忙,一放假我就被“丢”到外婆家。乡下可好玩了,有时和村里的小伙伴提着小桶去捉泥鳅,有时一个人在田野间摘小花、追蝴蝶,有时在竹林里牵一张吊床看书睡觉一下午,就连乡间的空气都格外香甜。一到饭点,准能看见外婆家升起一道白白的、弯弯曲曲的炊烟,准能听见外公用洪亮的声音喊我回家吃饭。那样幸福的感觉,长大后真的很少能体会到。
逢年过节时,总是白天热热闹闹地过了,到了晚上就开始想念爸爸妈妈,想象着爸爸会带我去公园骑马,妈妈会带我去坐超市门口的“摇摇车”,可是院子里满天的星星告诉我,这不是在城里,爸爸妈妈也都在加班,不会来接我。每年八月十五,我就是这么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想着爸爸妈妈。这时外婆一定会拿出那个长长的碟子,里面盛着七个月饼,一个个搭成桥的样子,外婆说这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我,我们搭成一座桥就不会分开,不论在哪里都会相互牵挂。她还说要全部吃完,一家饼进了肚子也不分开。我咯咯地笑,流年就这样慢慢淌走了。
今年我读高二了,已有好几个年头没能回外婆家吃月饼,那美妙的味道让我回味不已。我打电话时对外婆说起,本是感叹一句,却不想她马上做了七个月饼打发外公给我送过来。虽然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一边听外婆讲外婆的外婆做月饼的故事,也不会对外婆那“月饼桥”的迷信之说深信不疑,但我还是拿出了一个长长的碟子,小心翼翼、近乎虔诚地将它们摆成一座桥,依次吃下肚去,纵情享受着儿时的幸福感。

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从前外婆为我读这首诗时说她很想念她的外婆,那时我“初闻不知诗中意”,现在看来真是“再听已成诗中人”。
李密与祖母情之深、意之切,让帝王都为之动容,我与外婆的情感虽不及此,却也是深切之至。亲情是最重要的,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要有一座桥连接着彼此,在哪里都相互牵挂。
再咬下一口月饼,很香,是老式的。
点评
本文是在新式月饼层出不穷的当下对过去的回望。“我外婆做的月饼是老式的”对应的正是当下海鲜、药膳等新式月饼的出现。月饼桥的说法既饶有趣味,也当真牵起了作者“捉泥鳅”“摘小花”“追蝴蝶”的童年回忆,与高二当下“近乎虔诚地将它们摆成一座桥”的生活,也牵连起了我与外婆不变的温暖亲情,意象动人。倒数第三段连续出现的三处引用,与情感的抒发浑融一体,引人回味。
酥嫩的外皮层层包裹着神秘的内馅,一口下去可能是花生仁,可能是桂花粉,还有可能是冬瓜糖,精炼的葱油散发出香味,和月饼一起滑进肚里,像一股热流滑进心间。
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比较忙,一放假我就被“丢”到外婆家。乡下可好玩了,有时和村里的小伙伴提着小桶去捉泥鳅,有时一个人在田野间摘小花、追蝴蝶,有时在竹林里牵一张吊床看书睡觉一下午,就连乡间的空气都格外香甜。一到饭点,准能看见外婆家升起一道白白的、弯弯曲曲的炊烟,准能听见外公用洪亮的声音喊我回家吃饭。那样幸福的感觉,长大后真的很少能体会到。
逢年过节时,总是白天热热闹闹地过了,到了晚上就开始想念爸爸妈妈,想象着爸爸会带我去公园骑马,妈妈会带我去坐超市门口的“摇摇车”,可是院子里满天的星星告诉我,这不是在城里,爸爸妈妈也都在加班,不会来接我。每年八月十五,我就是这么坐在院子里看月亮,想着爸爸妈妈。这时外婆一定会拿出那个长长的碟子,里面盛着七个月饼,一个个搭成桥的样子,外婆说这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我,我们搭成一座桥就不会分开,不论在哪里都会相互牵挂。她还说要全部吃完,一家饼进了肚子也不分开。我咯咯地笑,流年就这样慢慢淌走了。
今年我读高二了,已有好几个年头没能回外婆家吃月饼,那美妙的味道让我回味不已。我打电话时对外婆说起,本是感叹一句,却不想她马上做了七个月饼打发外公给我送过来。虽然不能像小时候一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一边听外婆讲外婆的外婆做月饼的故事,也不会对外婆那“月饼桥”的迷信之说深信不疑,但我还是拿出了一个长长的碟子,小心翼翼、近乎虔诚地将它们摆成一座桥,依次吃下肚去,纵情享受着儿时的幸福感。

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从前外婆为我读这首诗时说她很想念她的外婆,那时我“初闻不知诗中意”,现在看来真是“再听已成诗中人”。
李密与祖母情之深、意之切,让帝王都为之动容,我与外婆的情感虽不及此,却也是深切之至。亲情是最重要的,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要有一座桥连接着彼此,在哪里都相互牵挂。
再咬下一口月饼,很香,是老式的。
点评
本文是在新式月饼层出不穷的当下对过去的回望。“我外婆做的月饼是老式的”对应的正是当下海鲜、药膳等新式月饼的出现。月饼桥的说法既饶有趣味,也当真牵起了作者“捉泥鳅”“摘小花”“追蝴蝶”的童年回忆,与高二当下“近乎虔诚地将它们摆成一座桥”的生活,也牵连起了我与外婆不变的温暖亲情,意象动人。倒数第三段连续出现的三处引用,与情感的抒发浑融一体,引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