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诗词更深处漫溯——重庆南开中学校本课程“味诗”的实践探索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推动校本课程建设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既是让“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得以落实,更是为建设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课程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在校本课程建设上,重庆南开中学始终坚持以激发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优秀人才。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已然形成门类众多、体制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语文课程“味诗”实践探索长达十七 Actively promot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the eighth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his not only allows the concept of “teacher-as-a-lesson” to be implemented, but also is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for building a curriculum that meets the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hongqing Nankai High School has always insisted on stimulating students ’individuality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ies. At the core, Chongqing Nankai High School devoted itself to cultivating talent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with specialty with national feelings and world view. Afte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of practical exploration, the school has formed a large number of well-structur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ystem. Among them, the language course “taste poems ” practice exploration up to seventeen
其他文献
刘同舫撰文指出,面对当代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与诋毁,我们不能回避、封锁地抵制之,或消极、漠然地“被动回应”之。在此务必区分“回应”与“挑战”两种态度之本质差
当前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的提高,在教学的模式上积极创新,以融入新的理念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本文就当前高校
高职领域的校企合作,在合作企业与合作方式选择上,易走入"短期利益最大化"和"重复单一技能训练、轻视基础理论学习"的误区。校企合作中,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发挥政
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在海外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及促进各国文化学术交流都起到了积极影响。孔子学院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十年,在取
<正>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运行机制向着公共财政的方向发展,实
利用1960~2012年长三角地区34个气象站温度和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副高指数资料和NOAA提供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检
传统的班主任制、班主任助理制和专职班主任制在中职学校的实施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综合这三种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势及缺陷,形成以一个班主任为主,二个副班主任和三个班主任助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必须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实施路径为,基于现代职教理念,校企共建"汽车工厂"教学平台,在此平台上构建"141"教学模
以西安市某小区为例,对其进行气候补偿节能改造。通过调研提出其存在的其他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主要采用了3种技术措施气候补偿、分时分区、加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针对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整套供热系统节能解决方案:供热智能管理控制系统;气候补偿系统;分时分区控制系统;智能模糊变频控制系统;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水力平衡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