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应将节水灌溉设为建设目标,对农田水利进行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及科学管理等,通过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通过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以推动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就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节水 灌溉 水利 基建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1、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历史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与灌溉农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在距今约4000 a以前就有了临河挖渠、凿井汲水的灌溉农业,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灌溉农业的建设绵延不断,对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和技术等原因,到1949年,除了在少数灌区建设有少量渠道防渗外,我国的节水农业基本是个白。建国以后,我国农业水利建设有了巨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灌溉试验站,开展灌溉制度试验研究,平整土地;50~70年代,开展渠道防渗和喷灌;80年代后,推广喷、微灌技术,对泵站机井进行节水技术改造;80~90年代,大力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90年代至今,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通过50 a的努力,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5万座,蓄水总库容4797亿m3 ,固定排灌站50多万处。已建成666.67 hm2 以上灌区5 562个。农田灌溉面积已从1 600万hm2 发展到目前的5 000万hm2 ,居世界首位。种植业产品70% 以上产自灌溉耕地。
  2、我国农业用水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 300m3 ,在世界上排位第109位,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我国,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为3 5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7% ,是最大的用水户。农田实灌单位面积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有小幅度波动。当前农村用水存在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的突出矛盾,灌溉水的利用率低。我国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0% 一40% ,而发达国家则达70% 一80% ,即从水源到田间作物,约有1/2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治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1 m3 水生产的粮食不到1 kg,仅为发达国家的2/5;因此,针对上述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大力推广高效用水的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任务。
  二、节水灌溉对建设农田水利的重要性分析
  国内西北内陆地区,全年干旱少雨,属于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0%,而农业生产当中灌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西北内陆地区(例如陕西省)全区农业所用水资源占全区耗水总量高达90%,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黄河的水资源日益紧张。近几年,黄河下游部分不断出现断流的现象。所以,引黄灌区,推广节约用水的行为十分迫切,国内提倡科学发展,通过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以帮助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从而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确保城市、工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正常用水。
  现阶段,灌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群众的节水意识不足,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例如纵水入沟、昼灌夜也灌、大水漫灌等;群众管理的力量不足,部分局部灌溉的现象甚至是无人管理,出现自由化现象,只要大渠不停水,小渠随便淌;引黄灌区的工程标准较低,大部分渠道均未衬砌,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此外,近几年资金不足,大多数工程存在年久失修的情况,使水渗漏情况恶化,降低了渠道水的利用率;因为大水漫灌以及渠道渗漏的情况,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上涨现象,形成盐渍化现象。这样除了会减少作物产量,还加大了农民的负担。
  现阶段常用的节水对策:抓紧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因地制宜,修筑防渗漏渠道,将渠道水的利用率提高,做好节水灌溉的基础工作;提高对节水灌溉的认识,更新节水观念,通过经济杠杆推动农田节水灌溉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解决水资源的匮乏问题,增强广大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借助科普教育,加强农民的节水技术水平。经济方面,加快水费的改革速度,树立起水费这一商品观念,推行有偿供水的措施,对于用水超出定额的农户采取加价收费的方式,对于节约用水的农户则采取奖励方式,通过奖惩措施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是遵循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水机制进行的适时灌溉,各种水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的适量灌溉。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工程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措施,管理节水措施。
  常用的农业节水措施主要有:抗旱节水品种筛选,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栽培,田间作物套种,辗压覆盖,少耕免种和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使用化学药剂如抗旱剂保水剂增水剂等。国内现阶段采用的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主要节水工程措施为: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微喷技术及各种地面灌溉改进技术。
  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大多数灌区的主要输水手段,渠道防渗衬砌是提高渠道利用率的主要措施。渠道防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衬砌材料。目前各国普遍采用为刚性材料土料和地膜料三类。其中刚性材料(尤其是混凝土)占主导地位。目前,衬砌材料逐步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发展,断面形式由梯形相弧形断面发展。
  2、低壓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由于管道输水效率高占地少易管理,灌溉渠道化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在管件开发方面,中国研制出一批输水性能好机械性能优用材省得新型管材;在工程规划方面,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优化设计,已使工程建设更加合理优化。
  3、喷灌与微灌溉技术
  由于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缺乏,各国都十分重视研究推广最具节水效果的喷灌微灌技术。中国的喷灌微灌技术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但真正起步却是70 年代后的事。1970 年,国家将喷灌与微灌溉技术列为重点研究项目,组织水利农机农业等部门联合攻关。1978 年,国家又将其列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有力的促进了喷灌与微灌溉技术快速发展。
  4、 地面灌溉改进技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波涌灌溉地面亲润灌溉负压差灌溉膜上灌节水农业技术。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利用灌溉系统对作物同步供给水分及养分,做到水肥同步,促进了农作物的发育,提高了水费利用率。美国前苏联再利用耕作措施调控农田水分利用状况,充分发挥水光热等自然资源,提高了农田生产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5、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 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目前,国产设备已基本过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滴灌。结合我国劳动力多、资金缺乏的具体情况而研究开发的半固定式、移动式滴灌系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为滴灌在大田作物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结论
  综上所述,农田节水灌溉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田节水灌溉,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有效的应用地面灌溉技术、灌溉输配水技术和节水田间处理方法,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除此之外,要优化节水灌溉的管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国的节水灌溉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钱蕴壁,李英能,杨 刚,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李桂芳,张建凤.谈发展节水灌溉型高效生态农业[J].中国科技信息,2005.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探讨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对市政施工技术及其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技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现阶段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市政套工程的规模及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人们的生活出行离不开市政工程,其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好坏。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公路工程管理的问题、影响质量因素、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这三方面内容,希望能够对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对于保证公路施工顺序,提高施工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2、公路工程管理概述  要想
摘要:城市急速发展,喧嚣中的人们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城市园林符合人们对绿色环境的心理渴望。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和精细的养护管理,能提供贴近自然的生存环境。目前,园林景观建设中常绿植物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更好的应用常绿树种,发挥其生态、文化和经济功能,需作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常绿植物;配置原则;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號:S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常绿植物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一
摘要:   通过对化工装置结构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压缩机厂房中柱间支撑的设计,讨论了单层工业厂房中柱间支撑的设计过程。柱间支撑的作用是将单独的平面框架连接成空间体系,以保证厂房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承受吊车水平荷载,风荷载及地震力的作用。柱间支撑是由竖向支撑(包括托架)和上下系杆,上段柱支撑,下段柱支撑组成的桁架体系;主要用来承受山墙及天窗架端壁传来的集中风荷载,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及作用于厂房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暖通空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然后重点对现代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相关专业人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只有各专业相互配合,暖通空调设计才能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实现暖通空调的美观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应该全面分析和了解暖通空调设计的特点,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同时,设计好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逐渐增多,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政工程位于城市密集区,人口密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多,加剧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难度,加强对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是作者结合多年施工管理经验,对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基本方法、难点、问题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 钻孔灌注桩 施工技术  中图分
摘要:伴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方式也逐渐趋向多样化。本文主要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控制  中图分类号: TK5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光伏发电系统简介  光伏发电系统(PV System)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利用的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它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的路面需要,市场上新的路面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对土石路面、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现状分析,并对未来路面材料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路面材料、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当前,随着公路交通运输范畴的不断加大,这对路面的使用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文中根据路面材料的不同对土石路面、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发展
【摘要】园林造景中,植物景观占园林空间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突出生态效益、创造优美环境,还是在景观空间意境审美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和设计原则,探讨了工作要点。  【关键词】园林 植物 景观 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的基础主要是植物材料,因而园林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
【摘要】   某工程施工时塔吊基础由于现场场地小,有1/3位于地下车库的回填上,回填土厚度约4m,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故在塔吊基座西、北、东侧以及塔吊基座之下采用注浆加固方式,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本文就此实例探讨注浆加固处理地基技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塔吊基础地基注浆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某工程施工采用一台(TCT7015-10E型)塔式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