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课堂参与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判等众多方面予以生动、形象、显著地呈现。“生本教育”理念实施必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本文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教育构建学认为,课堂教学是由众多教学要素所构建的实践体系,其中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架构要素之一,并且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课堂参与的对象、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学教效果的评判等众多方面予以生动、形象、显著地呈现。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而教育为主要内涵的“生本教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得到了有效深入的实践。笔者认为,生本理念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始终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有鉴于上述认知和感悟,本人现将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探究举措,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简要论述。
  一、组织主体参与互动,推动讲解教学进程
  课堂应该是学生活动的“阵地”,展现风采的“舞台”。数学学科课堂同样如此。眾所周知,学生主体只有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配合者,才能生动展示出课堂教学的“魅力”。“生本教育”理念的根本要义之一,就是学生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成为教学体系的“一份子”,主动配合和参与教师组织开展的新知或案例讲解活动。但具体实践进程中,个别高中数学教师将课堂作为教师个体讲解的“平台”,进行单向的教授活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应该紧紧抓住“以生为本”这一核心,将高中生学习活动纳入其教学进程之中,通过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生生之间合作、协作等互动形式,变教师单边讲授为双边互通实践活动,从而生动展示出学生主体风采,呈现“生本教育”理念内涵。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新知识点讲解中,教师遵循“生本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放在首位”的要求,组织实施了师生互动的讲解形式,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师:组织学生一起用“特殊点法”进行不等式x2-x-6>0的求解。
  生:与师一起进行解析活动,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师:哪位同学还能写出x2-x-6<0的解法?
  生:进行独自解题活动,得到不等式x2-x-6>0的解集为{x -2  师:如果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分别有两实根、惟一实根,无实根的话,其对应的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x轴的位置关系如何?
  生:相互之间讨论交流,指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开口向上且分别与x轴交于两点,一点及无交点。
  二、注重主体实践探析,锤炼数学技能素养
  动手探究是学生获取知识要义、 学习策略的最重要途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动手探究、动脑思维等实践活动。近年来围绕“生本教育”理念开展有效数学课堂这一“课题”,教研,笔者以为,要达成预期目标,必须切实施行好、组织好高中生实践探究、判断归纳等学习活动,让课堂成为高中生施展数学解题技能才华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进程中,围绕教材目标要求和重难点等相关教学要素,向高中生部署需要完成的数学探知任务,设置开展动手动脑探析的步骤,鼓励和指导高中生进行独立自主和生生合作的实践探析等活动,在巩固已有学习素养的基础上,实现高中生数学感知、解析技能的有效锻炼和提升。如“对于函数f(x)(x∈D),若存在正常数T,使得对任意的x∈D,都有f(x+T)≥f(x)成立,我们称函数f(x)为“T同比不减函数”。若函数f(x)=kx+sinx是“■同比不减函数”,求k的取值范围。 ”案例讲解中,教师抓住“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紧扣“学生能力培养第一要义”的要求,在其案例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其过程如下:
  生:认真研读案例题意,初步感知得到:“该案例主要是关于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其中涉及到转化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师:组织高中生再次研读分析题意,围绕题意要求,强调指出:“在解题时要根据解题要求,正确用好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生:结合解题要求,归纳推导:“根据T同比不减函数的定义,分离参数得到k≥■sin(x-■),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k的范围”。
  生:组建合作讨论小组,交流完善解题思路。
  生:开展案例解答活动,师进入课堂之中实施及时指点。
  师:组织学生根据解题过程,归纳提炼解题策略。
  在上述数学案例的解析过程中,高中生成为解析案例的“主力军”,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并且数学解析、归纳等方面能力素养得到有效锤炼和提升,较好地贯彻和落实了“生本教育”理念的要求。
  三、强化主体反思辨析,提升数学学习实效
  评价反思,是课堂之中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长期以来,评价成为教师的“专利”,反思成为学生的“软肋”,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教师未能将“生本教育”渗透和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高中数学教师在评价教学进程中,应创新评判方式,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评判的主体要创新,让学生承担评判的任务,以此推动高中生主动能动的自我思考和深入研析;二是评判的形式要创新,在教师评判的基础上,加入教师与学生的互评、学生的点评以及生生的辩论等多样形式,以此促进和提升高中生自我反思的深刻性,保证高中生思维辨析的实际成效。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作为有效教学理论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师在具体实施进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凸显能力培养,强化学教成效,推动“生本教育”理念在有效课堂教研中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王甲.生本教育理念下中学教学模式及评价的实践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及评价[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年第14期
  [2]任丽红.“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3期
其他文献
为研究制样方法和围压对沥青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沥青混凝土试件的2种制样方法、4组不同围压下静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围压越高,沥青混凝土破坏强度越高,剪胀程度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此问题是否解决,关系到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本文在对隐性债务形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此缓解隐性
本文通过一道高考题,分析动静转化解题策略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寻求较优解的具体应用,得出了一类高考压轴难题的解题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模式逐渐在各高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一步完善活动教学的内
以成都市川大华西校区过街隧道盾构施工为项目依托,对过街隧道上方地表及下方地铁隧道变形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并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对过街隧道的盾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
笔者通过对民和县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对如何发展邮政储蓄质押贷款业务的建设性建议。
中间业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商业银行须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素质和服务技巧,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作风,加大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
小天都隧道洞身段左线340 m、右线290 m范围内为全强风化花岗岩富水地层,开挖变形大。为在富水地层全强风化花岗岩中控制围岩变形,达到快速安全施工,以小天都隧道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