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成败因素分析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影响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应对这些因素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共开展的96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进行统计,分析影响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总结应对这些因素的经验。结果:所有病例由肝胆外科不同医疗组操作完成。96例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中,82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5.4%)。9例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率9.4%),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率5.2%)。结论: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是否能够成功开展。术前充分筛选病例,加强对这些
其他文献
HBsAg检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在流动采血中,本站采用血浆金标免疫层析法检测试条,现场筛查无偿献血者HBsAg,经与EIA法比较,发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与EIA法相近,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EQA可以了解实验室的检测或测量的能力,识别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血浆置换(PE)作为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一种方法用于肝病患者的治疗,临床已有报道[1].自血光量子(UBIO)通过抗感染以及离子化,具有阻断肝细胞衰竭等作用,也在临床上受到重视[2,3]
为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唾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笔者用ELISA法检测了198例患者血清和唾液中的HBsAg.现报告如下.
自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试剂应用于血液HCV 的初筛以来,血液HCV的传播风险大为降低,但是仍有少数患者输血后感染HCV,原因是由于ELISA本身的局限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重要的遗传标志,与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无症状HBsAg携带者在我国人群中约占10%.国外已开展HLA与HBsAg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苍白球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经血液途径传播.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后,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特异性抗体,另一种是非特异性抗体.目前,国内各采供血机构大多
红细胞深低温保存是现代临床输血中唯一能长期保存红细胞的方法,这一技术可以使稀有血型红细胞、自身输血者的红细胞得以长期保存,长沙血液中心于2001年3月将该技术用于R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