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的计算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kyoum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是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深刻性、严密性、灵活性、敏捷性,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和严谨学习态度的有效载体与重要手段。
   【关键词】 直观 算理 求知欲 探究性 习惯
  
   学生对计算题缺乏兴趣,在计算方面还是特别容易出错。如:有的学生觉得计算题枯燥无味,很烦人;有的学生觉得很简单,不用动脑筋思考;还有的学生不管多大的数据都喜欢口算,不想打草稿等等这些不良的习惯,造成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因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抓起,万丈高楼平地起,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终身受益。但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其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活跃思维,萌发创造的火花,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9加4"时,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结果是"13",但却说不出算理。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 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我先出示有10个格的盒子,盒子里面有9个乒乓球,盒子外面有4个乒乓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知道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乒乓球,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乒乓球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3个,即把4分为1和3。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3个就是13个,接着列出下列算式:9 4 = 13。同样,教学"9 7"、"9 8"、 "9 3"、"9 5"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操作边说过程边计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摆一摆、说一说"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 十,再相加"的计算过程。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操作活动的特点,突破了难点,又理解了算理,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二、视听结合,坚持口算练习
   口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同时它也是估算、简算与笔算的基础。加强口算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发展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口算练习。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为了能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经常采用"视算与听算"两种形式的练习。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引发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例如:练习10的组成时,老师打手势"4",学生打手势"6",表示4和6组成的;老师打手势"8",学生打手势"2"……。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时,老师说"9 6 ",学生答"15";老师说"8 5",学生答"13"等等,要求学生脱口而出。经常这样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 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学生学习动机越强烈,越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一种内动力,因此,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对计算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为此,我有意设计安排一些竞赛形式的练习和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班学生都积极去参与。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赛、抢答等。 "夺红旗"比赛,就是将一座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5道算式题,抽出15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数学接力赛",即每组一份题,每人做一道题后往下传,每组最后一人做完后,交上来,然后在班上进行评价,做得全对又做得快的一组就获得胜利。这样的比赛,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他们的潜能,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四、利用错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在做练习时,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但面对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而是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我常常用"数学医院"的形式,把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暴露出来。当医院的"红十字"旗出现时,学生都很激动,纷纷争着当"大夫","大夫"要说出"病因",并把"病"治好,就评"好大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从错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五、严格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由此可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仔细分析,计算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大多是因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造成的,而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是从书写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时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规范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计算后要及时检查,及时纠正。
   总之,只要我们平时适时、适量、适度地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严格反复地训练,才能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关键字】 情境 欲望 生活 体验 感受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毕业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乐创新   在毕业班学生中,已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求,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发问,使我们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如我们在教"圆周率"时,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冲之由于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数学课堂教学,它直接介入了"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使得学生能在它所创设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受空间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并从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使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插翅添翼。    一、丰富的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学习素材    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
期刊
目的:研究雷公藤与保肝类中药配伍后对体外细胞免疫活性的变化及对肝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研究雷公藤常用配伍剂量下服用周期与肝损伤之间的关系;研究雷公藤配伍保肝类中药后对佐
【摘要】 课堂内容很丰富,课堂教学也很精彩,但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但在实际中,有些教师却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的有效性,怎样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 兴趣 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