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津分析》是集中全球近万名经济学家的智慧,融汇英国牛津分析专家的思想成就,是许多国家总统和总理每晨必读的特别资料。本栏目内容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论坛部提供。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尽管如此,一些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开始起步了。过去4个季度之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持续下降,而零售额的增速则持续上升。过去3个季度中,有两个季度的名义销售额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1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9.5%。
如果这些趋势持续下去,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稳步上升,而投资的贡献度将趋于下降。不过,这种转变将是渐进的。
汇率、货币、财政政策协调,将缓解中国经济失衡
显然,中国的宏观调控已经把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协调起来,预计这些政策将有助于缓解中国经济的失衡。
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稳步升值,年升幅约为4%。如果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增大,那么2008年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可能会有所加快。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承诺增加医疗和教育开支,力图以此增强消费者信心,并刺激居民支出。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在稳步提高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这些举措,旨在消除中国经济之中的过剩流动性,并逐步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从而降低投资增长率。
在增大消费贡献度、防止经济过热的目标之下,通过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作用,未来两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逐步得到控制。银根的紧缩、投资的减速和消费的加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开始了。中国正在有效地实施精心设计的政策,但对外盈余导致的流动性大潮,仍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如此,一些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开始起步了。过去4个季度之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持续下降,而零售额的增速则持续上升。过去3个季度中,有两个季度的名义销售额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1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9.5%。
如果这些趋势持续下去,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稳步上升,而投资的贡献度将趋于下降。不过,这种转变将是渐进的。
汇率、货币、财政政策协调,将缓解中国经济失衡
显然,中国的宏观调控已经把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协调起来,预计这些政策将有助于缓解中国经济的失衡。
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稳步升值,年升幅约为4%。如果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增大,那么2008年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可能会有所加快。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承诺增加医疗和教育开支,力图以此增强消费者信心,并刺激居民支出。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在稳步提高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这些举措,旨在消除中国经济之中的过剩流动性,并逐步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从而降低投资增长率。
在增大消费贡献度、防止经济过热的目标之下,通过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作用,未来两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逐步得到控制。银根的紧缩、投资的减速和消费的加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开始了。中国正在有效地实施精心设计的政策,但对外盈余导致的流动性大潮,仍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