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在对患者
【机 构】
:
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 康复科,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 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丁苯肽注射液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在对患者的血糖及血压进行调控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丁咯地尔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扩血管治疗。观察组以常规组治疗为基础,加用丁苯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常规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苯肽注射液可显著减少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的发作次数,临床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笔者在长期跟踪考察部分新农村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大悟县大新镇的旅游资源及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了考察.大新镇以绿色旅游资源为主导发展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
目的选择合适的摄片体位及时发现肩锁关节脱位。方法回顾我院3年多来经临床确诊肩锁关节脱位22例,摄片方法为肩部前后立位、肩部前后卧位及肩部应力位片,对照分析其X线表现。
目的 掌握临产后产妇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产程实施具体的护理干预,观察对临产妇的心理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2月份160例临产妇,且为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将EDA技术与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的:测量并评价替比夫定24周对HBV的抑制强度与52周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观察.方法:分别接受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24周时筛选血清HBV DNA PCR检测不到(<300 copies/m1、HBe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l18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观察组60 例和对照组58例,在相同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
长期使用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Steroid 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医学的发展,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辅酶NADH模型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直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近来,辅酶NADH模型物结合一些手性催化剂在CC、CN和CO键不对称氢化还原中的研究更是吸引了许多科学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常规
目的探讨雌二醇/孕激素联合方案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CF-7/PGRMC1(WT-12)增殖的影响。方法 MCF-7细胞,用表达PGRMC1的质粒稳定转染到MCF-7细胞,使其成为MCF-7/WT-12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