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财会通讯·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研经费是用于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资助经费,其作用是保证科学研究活动顺利实施和完成,以达到项目完成所应有的学术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科研经费包括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纵向经费是国家、省部等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拨款用于支持科研单位、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资助费用,如973、863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三项费等;横向经费是其它企事业单位委托完成的科技开发项目经费,如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费等。高校是我国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科研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科研经费则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 做到“物尽其用,物尽其能”,确保科学研究活动顺利实施与完成,在有限经费的投入下,产生最大的学术、经济与社会效益,则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项目承担者理应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立项过程中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 成本核算是指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为完成某一任务或某项活动而确定的承担费用。在科研经费中,具体是指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分析测试费、实验室改造费、差旅费等。然而这些费用在项目的申报和下达过程中,缺乏相对准确的成本核算,这里面主要是很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科研管理部门为了满足各学科的“平衡”而常采取一锅端的均衡主义方式处理,结果造成有些课题经费明显不够用,而有些项目却不知如何开支,没有体现学科间的差异性,严重地影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没有建立完善、动态的管理体系 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高校科研处主要负责组织项目的申报、立项、跟踪项目进展、结题验收等,工作的侧重点在于争取项目的数量、经费的多少、成果鉴定等,而往往忽视了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财务部门主要负责经费的支出核算,而忽略了项目各个具体内容的要求与经费投入所产生的效益等,使得财务监督的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表面上看来,科研经费的管理有科研处和财务处在管着,而实际上两个部门缺乏沟通,结果变成了“谁都管不着”。在项目主持人看来,项目是他们自已申请来和完成的,他们有支配权与使用权,于是“爱怎么花就怎么花”,而往往忽视了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国家的财经制度,经费没有很好地使用在课题研究上,使得有限的经费不是100%的用于科学研究上,立项后经费的使用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展开。
  (三)项目结余资金的处理结题不结账 由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一些已结题的项目在财务账面上一直还保留着,一些项目完成后还有许多“结余资金”,按照“结余留用”原则,自然归项目组使用,然而这些基金用在哪些方面无人过问,经费结余长期挂账, 甚至于出现十几年前经费本还在使用的现象。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进建议
  (一)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加强经费预算管理 在项目的申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经费的各项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精打细算的原则,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预算的管理办法,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协助项目负责人搞好预算,从而避免由于预算的不准确性而使得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影响了课题的开展。
  (二)在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学院及项目承担者之间构建完善的经费管理体制 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项牵涉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要靠各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产生科研经费应有的效益。对于科研经费财务部门往往没有力量收集、整理整个学校的科研项目信息,对于经费的支出、产生效益的情况分析等更是力不从心,因此科研管理部门要向财务部门提供项目的必要信息与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等,科研经费应设独立的账号,账务代码最好与科研管理部门的项目编号一致或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便于识别,方便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高校财务工作者要了解科研业务和相应的法规、政策,提高对科研经费的业务管理能力,并及时地向科研管理部门、项目承担者等反映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的财务信息,把财务监督职能发挥出来,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并产生相应的效益。对于随意使用科研经费,没有将经费真正用于科学研究的现象,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科研财务报销制度,例如在经费的报销程序上,可以借助专业学院的力理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专业审核,防止科研经费作它用。而项目承担者要学习相关的财经政策,经常与相关部门沟通,自觉地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的监督,开支严格按预算进行,注重经费的使用效益,使得科研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采用网络式的电子政务管理方式,突破时空界限,财务部门可以从该网络系统上获取项目的相关信息,科研部门也可以直接从该网络上看到该项目的财务使用信息,同时要动态地反映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开化的让各部门监督并定期检查,既规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监督职能也发挥出来了,确保经费的规范、合理使用,产生应有的效益。
  (三)对结余经费的使用进行跟踪调查 对于已结题项目的结余经费,应归该课题组继续作研究使用,但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应对结余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让项目承担者书面汇报结余经费的使用情况,是用于课题的后续研究还是用于申报新项目所做的前期工作,还是转入其它项目经费中使用,这样既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又可以充分发挥结余基金的用途。
  (四)不同类型经费采取不同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激劢机制 对于不同来源的科技经费应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在纵向经费的管理上,应严格按照上级管理部门所制定的科技经费使用管理法规来执行,规范经费的使用。而对于横向经费的管理,应在遵守相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可以相对灵活,以有利于横向经费的完成并产生好的经济效益。
  对于科研人员在项目完成中付出劳动所应获取的酬劳,不同类型的项目更应有不同的激劢政策和措施。对基础性的研究项目,高校应尽可能的建立相应配套和奖励机制,在保证项目完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科研人员的提成比例,从而提高科研人员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积极性;而对于一些技术开发性质的应用性项目,应注重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让承担单位与科研人员从中分成,最大限度地提高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技术转让项目所产生的纯利润,在学校提取一定管理费之后,剩余的应让项目承担者及所在单位按合同分成。但对于任何类型的科技经费,都不支持将本来应用在研究上的经费部分归个人所用,而应注重由项目完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应有不同的管理办法与相应的激励机制。
  (五)加强科研经费所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 科研经费来源于政府或企业,在性质上属于国家资金,因此,凡是利用科研经费所购置的设备、图书等固定资产都应严格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的入库等手续,并确保这些固定资产的共享性,作为科研可持续性发展的资本。
  综上所述,科研经费是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其管理是一项牵涉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便于沟通和监督的、完善的管理体制,并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途径,注重经费投入所产生的效益,才能确保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展开,真正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经费的用途。
  
  参考文献:
   [1]孙玉霞:《从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现状看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经济师》2006年第8期。
   [2]陈德辉:《高校科研财务管理规范化研究》,《宁波大学学报》2006年第28期。
  (编辑 杜 昌)
其他文献
分析了一起具有代表性的失灵保护误动事故,其误动原因是由于光耦开入回路设计的不完善,在发生直流正极接地时,由于电缆存在较大的分布电容,造成光耦开入回路误导通而失灵保护
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变频控制技术在多个领域受到欢迎,因为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高效的节能效果、噪音低以及可迅速调温等。为使其更加成熟,需要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
儒家、墨家为中华民族节俭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比较儒、墨两家的节俭思想并大力弘扬其节俭美德,对于节俭优良传统的承继、节
<正>萝卜在不良的自然及栽培条件下,其肉质根生长往往会出现多种异常现象,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弄清原因,并对症加以防治。1杈根主要是主根生长点被破坏或生长受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体现,而贫困家庭劳动力作为就业创业群体中的弱势
一、提高营养水平若生产普通牛肉,可选购架子牛或成年牛,采用短期催肥法。经过7-10天的准备期和10-20天的过渡期,即可将精料水平提高到日粮的40%-50%,一直持续到出栏屠宰。
将30%~50%棉秆添加到棉子壳中栽培姬菇,可达到节支增效18%~30%、增产5%的效果。该技术在河北省姬菇(柄形微型平菇)产区已被一些种菇大户认可,从而使棉秆成为当地姬菇生产的新原料。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