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相关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及方向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有人又将后二者称为21世纪疾病。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发现及其根除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抑酸药物、特别是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酸相关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和对其研究的兴趣。其中,GERD的研究、Hp的致病性及其治疗研究以及新一代PPI的研制已经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酸及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发生情况及二者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52例有反流症状的患者行内镜检查及24hpH值和胆汁反流检测。结果 52例受检者中,42例测得明显反流,其中混合反流占59.5%(25/42),单纯反流仅占40.5%(17/42)。在单纯反流中,以单纯酸反流为主,占76.4%(13/17);在混合反流中,以酸反流为主,反流程度较重,胆汁反流程度较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而品德与社会课程便是正是展开道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品德课程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保证自己所设计与实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能够真正触动小学生的真实情感,使其在情感的刺激下自觉树立高尚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便对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落实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