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七年十二月六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八点,从纽约回到我所在的柯盖特大学所在地汉密尔顿。一下长途汽车,顿时感到一股寒气像刀子一样钻进裤腿里。这里到底比纽约要冷。一家三口拖着行李箱在结冰的路上轰轰隆隆地行进。
  晚上近十点钟,吃完晚饭,妻子带孩子睡觉。我打开电脑,收看外出这一周间的邮件。文学院办公室刘老师来信的主题词“余虹老师不幸逝世”一下子跳到我的眼前,接着,是朋友汪民安的来信“令人心痛”。不用打开看,这也一定是关于余虹的!
  一刹那间,犹如五雷轰顶,我不相信也得相信了!
  但是,怎么会呢怎么会呢?我在不停地问。我的手也在发抖,不知在摸索些什么。我禁不住弯下腰来,几乎被悲痛所压倒。
  在那一夜,整个脑子里全是余虹、余虹。他占据了我整个的存在。他成为一种更强烈的存在。
  终于睡着了。似乎是在一座黑暗的宿舍楼里。走廊对面一个亮灯的房间里传来说话声。忽然,那里的门开了,萌萌神采奕奕地走出来,后面似乎还跟着画家尚扬。我一下子拉住萌萌的手,悲痛地问“怎么会呢?怎么会呢?”“趁我在,你就好好哭一场吧”,萌萌平静地安慰说……
  就这样,我从黑暗中醒来。萌萌,余虹。先是萌萌于去年英年病逝,现在又是余虹。这两个相互呼唤的精神友人,这两个光辉的魂灵。一个在召唤另一个。
  而我,被彻底留在地球西半部这片绝对的黑暗里。
  
  怎么会呢?二○○七年九月初来美的前三天,我们还约好一起去看尚扬在望京新落成的画室,在一起吃饭。就在饭桌上,他再次约我为他主编的刊物组织一个和诗有关的专栏,我们定下了主题:“翻译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来美之后,我也很快给他发去了几张我们一家在美国的照片,他回了信:谢谢家新!祝一家愉快!
  他总是带着微笑,除了偶尔在什么场合激动得大声说话(那一定是他在为什么仗义执言)。他总是微笑。他的微笑,总是让我感到一种睿智和亲切。与人们猜想的正相反,他从来不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人。他有着一大帮朋友,他也十分注重、或者说善于处理人际间的关系。他办什么事都从容有度(与此有关,他穿衣服也很讲究)。据我所知,他对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和处境也很满意。不仅如此,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总是在“招兵买马”,就在我出国前,他还想把一位优秀的学者调到人大文学院来。
  但是,这样一个总是在微笑的人却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微笑是他的“假象”吗?不,他在死后仍在微笑。他留给我们的只有微笑。只不过他的死,使他的微笑更具含义了。
  我们的认识纯属君子之交。很早我就读过他阐述海德格尔的文章,他在他的一本文学理论的书中也专门有一节写我的诗论,称它们体现了一种“新历史主义诗学”。我很感谢多年来他对我和其他中国诗人的关注,也非常认同他的敏锐和洞见。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直到五年前他由海南大学调到人大后,几次托朋友转告要聚一聚,我们就在一家饭店里见面了。
  但我更深地了解他,是在我近年里调到人大并读了他的几篇文章之后。一篇是关于海子的《神·语·诗——读海子及其他》,在我看来,这是诸多论述海子诗歌及“诗人之死”最具有哲学的透彻性的一篇。还有一篇是他二○○七年上半年在波士顿大学访学期间有感于震动全美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后、美国民众和学生除了为三十二位受难者外“居然”也为饮弹自尽的凶手赵承熙燃起了祈祷蜡烛所写下的《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这篇文章的意义,在我看来更为深远广大,我相信它不仅为我也将为更多人的心灵打开另一重视野。至于他的一篇广被引用的文章《一个人的百年》,我也和很多人一样,是在他死后才从网上读到的。在这篇长文中,他回顾了他的老师、著名教授石璞女士百年来的坎坷经历,他这样发问:“人的庇护从何而来呢?现世的社会和彼世的信仰,前者给人以生之依靠,后者给人以死之希望。”
  我一读到这里,就像中了电击一样,不能再读下去了。是啊,人的庇护从何而来?在他的生前,他一直在这样问,孤独地、执著地、不为人知也不为人解地问。而在他死后,该这样问的是我们了!
  十二月的、处于纽约州上部的汉密尔顿。连日大雪不时落下,山峦和树木白茫茫一片。近处,家家户户的屋檐挂满晶莹的冰柱。
  早上去学校,我没有乘坐学校的校车。我只是想走,在深深的雪地里走。不停地走,绝望地走。我甚至想在雪中呼告苍天。我只是想要那冰雪的力量把我彻底洞穿和制服。
  但是,我错了。我没想到这眼前的飞雪是如此美,雪中的树木又是如此的富有生气。我走向它们。我走向更远处的它们。而它们,带着冰雪雕出的美,甚至仿佛带着一阵永恒的圣咏所闪耀的回音,在迎接我,注视我。余虹,这雪是因你而下的吗?这冰,是因为大地的伤痛而结晶的吗?这来自上苍的抚慰,我们又该怎样去迎接?
  此刻,我不知道远方的北京是否有雪。我只听说许多人大的学生知道余虹的事后在课堂上抱头痛哭。这是余虹老师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这一课,比什么对他们的人生都更重要。
  头脑中一阵绝对的黑暗过去之后,我想他们不仅将带着一双泪眼看世界。他们也将带着这心灵的重创和净化去生活。
  这两天,我也看了一些网上的反应。有人指责他对生命不珍惜、不尊重。但是,什么是“生命”呢?仅仅为一种肉体存在?毫无尊严地活着?我所知道的是:余虹,以他的死,永远地拥有了一份永恒的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不断地同他讲话(我相信这样做的远不止我一人)。他怎么可能会不在呢?他“就在那里”!在这雪的闪耀中,也将在我们一生的远景里。
  的确,有一种死——它和对生命的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更高肯定更深地联系在一起——我们还太陌生。
  余虹的死,使很多人在现世中所追逐的东西,一下子显得毫无意义了。
  或者说:余虹的死,使人们最终要面对的显现出来。
  “为什么?”“为什么呢?”人们仍在问。人们可以理解那些因走投无路而自尽的人,在中国,人们甚至也接受了海子那样壮烈的死。但余虹的死不可追问。余虹的死像他的微笑一样,是一个谜。余虹的死是一次“哲学短路”,我们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据说直接原因是自二○○六年九月份以来,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但是,他为什么会一夜夜失眠?究竟是什么在黑暗中抓住了他?
  他在北京世纪城的家我去过。他住在二楼。而他选择纵身一跃的楼道窗口在十层。他从那里回到大地的怀抱。从二层到十层,那一道盘旋的昏暗的楼道。当他最后一次踏上那楼梯,他的步履,需要怎样的尺度才能丈量?
  看崔卫平的纪念文章,我知道了他在美国访学期间曾拍有一张题为《墓地与城市》的照片。从陶东风的博客中,我终于看到了这件摄影作品:大片庄重而宁静的墓地,墓地那边,则是一片城市(纽约)的高楼和电视塔的尖顶。
  我再次受到震动:这一次,生,成了死的背景。一座座墓碑肃穆、庄严、宁静。墓地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而远方的城市背景却显得是那样虚幻。
  即使从摄影艺术角度看,这幅照片也堪称杰作。但,余虹是无意成为摄影家的。据他对朋友讲,他是路过纽约中央公园的墓地时拍下这幅照片的。在那里,永恒的宁静与闹市的喧嚣仅一步之隔。这使他深受震动。他带着他的震撼,也带着他那对生与死的深邃而超然的眼光,拍出了这样一幅照片。
  他拍出了这样一幅照片。他已经听到召唤了。他已经处在他毕生所渴望的永恒而宁静的庇护下了。他的一本美学论著就叫《艺术与归家》。在该书“前言”的最后,他引用了荷尔德林《归家》一诗中的诗句“你所寻者近了,正上前来迎接你”。
  是什么上前来迎接他?当然不是冰冷的死。是神圣母亲那颤抖的充满悲悯的臂弯,是最终向他敞开的“家”——在那里,用我写过的一句诗来说,青草的爱抚,胜于人类的手指。
其他文献
当今《太平广记》的通行本是已故汪绍楹先生校点的中华书局本。汪绍楹先生校点的时候,广泛参考了许多版本,校勘工作做得相当严谨精审。具体而言,包括如下版本:明沈氏野竹斋
Meeting my uncle after all these years was an unforgettable moment,I will always treasure.A.that B.one C.a D.what(NMET,2002)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这里one作代词,指代a
本单元突破口 1.分析本单元各篇的行文线索,理解各种记叙文线索的作用,初步掌握复杂记叙文安排线索的方法。2.分析本单元的记叙顺序,对各篇顺序进行比较,掌握复杂记叙文记叙
鱼类的寄生绦虫对鱼类产生的危害早已引起人们注意.绦虫纲的九个目中,一些绦虫在鱼类中出现,寄生在淡水和海水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的组织和器官里.假叶目的舌状绦虫科的舌状
1.从“我”出发,注意观察。生活本身是多彩的。每天都会有新经验、新感受,问题在于你要从“我”出发,做个有心人,留心生活,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广泛搜集。这样,你一定能够找
平均每小时10公里的时速让非洲之傲成为世界最慢的火车,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把车窗外的风景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闻到野草的清香在鼻尖下像风一样地掠过。 The average spe
整趟火车也许只有我们两个乘客。我意兴索然,边一支接一支地吸烟,边迷迷盹盹地读《八月之光》;偶尔瞥一眼窗外,仅仅为了知道我们所处的方位。火车在途经一片海滨沼泽的时候,
据近期Offshore杂志报载,全球749座钻井平台中573座签有合同,平台的使用率为76.5%。虽然2009年8月,海洋钻井平台的使用率降到74.9%,但随后已慢慢地回升。拥有超过10座钻井平
虹鳟养殖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深入的研究,包括人工繁殖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已规范化。我国引进虹鳟鱼虽有20多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总体上说,仍处在
读书看报,发现一种新的语言,它以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作为背景,具有特别丰富而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效果,有比喻的生动与形象,有移用的活泼与鲜亮,也有描写的传种与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