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影响咽部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咽部间隙脓肿患者80例,男64例(80%),女16例(20%),男女比例为4∶1,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颈部脓肿切开引流组(n=36)和药物保守治疗组(n=44),将治疗方式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颈部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时机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9例经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痊愈,1例死亡.在α=0. 05的水准,白细胞持续升高、咽痛时间增加、脓肿最大直径>1. 8 cm是影响脓肿切开引流的临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33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咽部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咽部间隙脓肿患者80例,男64例(80%),女16例(20%),男女比例为4∶1,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颈部脓肿切开引流组(n=36)和药物保守治疗组(n=44),将治疗方式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颈部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时机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9例经药物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痊愈,1例死亡.在α=0. 05的水准,白细胞持续升高、咽痛时间增加、脓肿最大直径>1. 8 cm是影响脓肿切开引流的临床危险因素(β=2. 439,OR=11. 459;β=0. 356,OR=1. 428;β=2. 852,OR=17. 325).性别、年龄、血糖控制情况、脓肿位置、抗生素使用情况、免疫系统疾病史、纵隔感染等不是咽部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危险因素.结论 脓肿直径>1. 8 cm、白细胞变化情况以及就诊时咽痛时间是需要脓肿切开引流的危险因素.当脓肿直径>1. 8 cm时应及时切开引流,但脓肿直径1~1. 8 cm需综合考虑白细胞变化情况,若白细胞持续升高也需切开.脓肿直径<1 cm时可通过保守治疗使脓肿吸收.
其他文献
临床上以磨玻璃结节为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肺腺癌,有赖于术中冰冻的精准诊断帮助临床进行术式选择.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各医院间术中冰冻诊断差异巨大.病理医师因担心术中冰冻诊断不足致术后升级,故倾向于术中不对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进行明确诊断,或诊断偏重.早期肺腺癌的冰冻诊断除有赖于病理医师诊断标准掌握外,还涉及包括诊断医师、冰冻技术员共同参与的取材、制片、影像学参考、冰冻诊断等各个环节.本研究团队针对各环节进行优化后制定了一套标准流程在此分享,以期帮助国内同道更好地熟悉和掌握早期肺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减少错漏风险发生
目的 分析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营养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1例,男106例,女95例,平均年龄(62. 5±11. 8)岁,平均透析龄(25. 4±12. 3)个月.测量干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握力、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SF)、计算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AMC),检测生化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左心耳封堵(1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联合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术发生封堵器械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 DRT)的病例特点及药物调整后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接受房颤卒中及出血高危风险的LAAC联合球囊冷冻消融术患者130例[男性72例,平均年龄(71. 5±8. 9)岁,左房前后径(45. 1±7. 8) mm],阵发性房颤,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