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钱本位与1861年以前的宁波金融变迁——兼与“大数用银,小数用钱”说商榷

来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1年以前,宁波民间金融长期处于制钱本位状态,与“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金融史成说完全相悖。从18世纪开始,宁波货币流通由以银两为主逐渐变为以制钱为主,其背景是全国范围内制钱流通地位上升。在许多地区(主要在北方),为解决大数用钱日益增加带来的困难,金融信用化获得长足进步,包括钱票的流行和原始转账方式的应用。宁波是东南沿海地区钱票流通的一个代表,转账在此发展到最复杂的阶段——过帐钱。19世纪上半叶,宁波金融信用化水平一度达到世界之最。受太平天国战争打击,宁波的制钱本位最终崩溃,让位于外国银元。
其他文献
明末嘉兴三县的争匿事件是万历丈量的一个遗留问题。由于三县丈量以圩经界,对复杂土地关系的把握持消极的回避态度,遂无法就互嵌田土的原额归属达成一致,在对“版籍”与“疆界”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的使他们走向致富之路,把知识传递到他们手中是高校图书馆为农村服务的义务和责任。结合实
"十一五"村镇建设中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规划滞后建设,缺乏监督管理;安全隐患较多,资源浪费严重,缺乏配套设施,生活生产不分;缺少传统特色,发展空间不足。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
运用var模型,考察我国农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通过对我国1990~2008的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平均贡献
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夺淮,导致苏北海岸线的巨大变化,对两淮盐业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1128年以前,黄河尚未大规模夺淮,海岸稳定,淮南地区成为我国海盐生产中心;公元112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