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型甘薯黄香蕉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香蕉为食用型甘薯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选育,以Ruddy为母本,遗字138、徐薯18及美国的Hatteras等15个品种为父本,2009年进行集团杂交,获得其杂交后代,自2010年起对其杂种后代连续5年进行田间筛选、多点鉴定选育而成。2016年,黄香蕉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在北京大兴、密云等地种植表现出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在北京等北方薯区种植。
  一、种植表现
  1. 品种特征特性
  种薯萌芽性较好,中短蔓,单株分枝数4~6个,茎粗壮,叶片心形、綠色,顶叶淡紫色,叶脉绿色,脉基紫色,茎蔓绿色,节部绿色;薯形长纺锤形,薯皮黄色,薯肉黄色,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4~6个,薯块光滑平整,商品薯率较高。
  2. 产量、品质及抗病性
  2012-2014年,在北京密云、河北廊坊甘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黄香蕉平均鲜薯产量2 675千克/亩,较对照遗字138增产33.61%,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黄香蕉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北京)测定,还原糖含量6.67克/100克,胡萝卜素含量8.16毫克/100克,蒸烤食味优。黄香蕉耐贮存,抗茎线虫、黑斑病,在北京大兴重根腐病地区种植表现为抗根腐病。
  二、主要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黄香蕉种薯萌芽性好,3月20日左右在北京大兴区采用冷床育苗时,每平方米用种薯20千克左右,种薯平排码放,做好苗床管理,4月底至5月初及时高剪苗利于培育壮苗。
  2. 选用沙壤土
  选用沙壤土种植甘薯,土壤通透性好,利于甘薯块根生长;昼夜温差大,薯块糖分积累多,薯皮光滑。
  3. 施足基肥
  整地前洇地造墒,施足基肥,每亩施用缓释肥(N∶P2O5∶K2O=15∶15∶15)40~50千克。
  4. 整地起垄覆膜
  洇好地后,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毫升拌细沙土撒施或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3千克撒施。土壤深翻耙平后起垄覆膜,起垄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整,垄土踏实,垄内无大垡和硬心,春薯垄距90厘米。
  5. 选用壮苗栽插
  薯苗栽插时间选在4月底至5月初,最好于阴天土壤不干不湿时进行,晴天气温高时宜于午后栽插。栽插时选用壮苗,并采用“船底形”栽插法,薯苗基部在浅土层内(2~3厘米深),中部各节略深(4~6厘米深)。
  需要注意的是,栽插时要埋叶,甘薯叶片面积较大,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其生长。此时如果将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阳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调节,但刚剪过的薯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入土中的茎部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结果造成叶片与茎尖争水,茎尖呈现萎蔫状态,返苗期向后推迟,严重时造成薯苗枯死。如果将大部分叶片埋入湿土中,可有效解决薯苗的供水问题,叶片不仅不失水,还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以保证茎尖尽快生长。埋叶法增产的主要表现是薯苗成活率高及返苗早。
  薯苗栽插密度以3 500~4 000株/亩为宜。
  6. 田间除草
  在甘薯田有效使用除草剂可节约大量劳动力,减少除草作业对薯垄的破坏。目前使用较多的除草剂是乙草胺等,施用方法:栽插后尽快喷洒药液,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对水50千克喷洒,旱天时应增加对水量,尽量不要喷到薯苗上。若除草剂喷洒4~5天后再栽插薯苗,除草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乙草胺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所以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
  7. 控上促下
  甘薯根系发达,吸肥吸水能力大,地上部生长势强,若遇到氮肥水平偏高、密度较大、光照不足或雨水充沛的情况,地上部茎叶往往发生徒长现象,茎叶徒长会大量消耗养分,严重影响块根膨大。薯秧长至35~4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控秧,每15千克水加40毫升亿丰年甘薯控旺剂(或甘薯控旺膨大素,或甘薯控旺新一代,或一控多效,或控旺至尊)叶面喷施,每亩用量60~80毫升,以减缓地上部生长,增加结薯数量;第二次控秧在栽插后80~90天(7月底至8月初),每15千克水加40毫升亿丰年甘薯控旺剂(或甘薯控旺膨大素,或甘薯控旺新一代,或一控多效,或控旺至尊)叶面喷施,每亩用量100~120毫升,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薯块膨大,提高甘薯产量。
  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的主要方法是喷施微肥。微肥能够在甘薯生长中后期起到防早衰、延长叶片光合作用时间、使甘薯产量增加和品质提高的作用。施用方法:每亩用0.5%~1%尿素液或0.2%~0.5%磷酸二氢钾液,每次用100千克肥液叶面喷施,连喷2~3次,每次间隔5~7天。地上部生长较差的地块,两种微肥可以合二为一。
  8. 适时收获
  甘薯应在10月初霜降前选择晴天进行收获,不能在雨天收获甘薯,以免薯块粘有较多泥土,影响商品外观。黄香蕉适于机械收获,收获时要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损伤。
  (作者联系地址:闫加启 赵娇娜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102600;何绍贞 中国农业大学 邮编:100193)
其他文献
李冬是我的老友。通过手机号码,他新近加了我的微信,说是下周回国,来上海办一点私事,就那么寥寥几句,足以让我穿越大半座城市,驻守在此刻的虹桥火车站。  我和李冬已经十七年没见了,事实上,应该说是素未谋面。我们一直都是网友,无话不谈的MSN友邻,在他远赴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前,更深的那层关系涉及eBay的跨国贸易。我忘不了那几年,与李冬联手倒卖洋垃圾。关于这门不入法眼的生意,前阵子网上还怀旧似的跳出了一则
夜里十一点,总算到家了。  开门,走廊的灯光瞬间浸透了玄关的墙壁,像把一大盆水浇到干涸的土地上,只要几秒钟就被吸收了。  感应灯只亮五秒,但足够了。脱掉鞋子,把钥匙放到鞋柜上的白瓷盘里,甚至还来得及往前走两步。  家里是不需要开灯的,家是奇妙的地方。  玄关墙壁正在吐出淡淡的莹白的光,你能看到有光晕慢慢地从玄关向着客厅墙壁蔓延。从走廊里收来的那点光并不足以照亮整个客厅,但这个家在一整个白天里通过客
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和条件就是规模,有规模才能有效益。中央提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作用。  现阶级农村劳动力老的、小的居多,怎么样去发展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现代化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现在的企业特别是很多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即如何进行
大雪过后,三里屯的一家咖啡馆里迎来了一位叫Yuki的女人。她穿着一件毛绒绒的粉色外套,挎着个Logo大得出奇的名牌包,点了一杯35元的拿铁,找到店里阳光最好的位置坐下,把拿鐵放在桌上开始熟练地自拍,照片里不经意地出现了她那个几乎在每张照片里都会出镜的大Logo包。Yuki熟练地搜索了关于雪的文学作品,从《雪国》里摘出了一句她也不懂的话,然后再打开汉译英词典,译成英文后配上刚才那张跟雪没半毛钱关系的
禅与诗两种文化现象上千年的交流融合,不知冲开了多少禅师的智慧之门,开启了多少诗人的性灵之窗,凝聚成多少莹澈玲珑的艺术精品。在沉静的观照下,在活泼的体验中,在出神入化的冥想里,在豁然贯通的顿悟后,于是,诗坛便有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境,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禅悦,有了“横说竖说,了无剩语”的禅机,有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禅趣。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禅诗。  禅诗的世界,是何等精微
有一些事烦扰着你,像是阻止人类历史翻过新的篇章,你知道那一頁后面空空荡荡,正如这一夜,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你决定完成那一件事,给整个文明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你决定步行去上海图书馆还书。  所以图书馆还在么?你听到的最后的消息是,一群来自五角场的狂野之徒闯进了馆藏室,不,他们并没有抢走任何珍品善本或者一把火烧了,只是被那种巨大的陵墓般的知识等级制度压抑得太久。他们吃了那些书,字面意思。你想象不出《
高温高湿条件下,关注影响鸡舍纵向通风效果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些构成了种鸡场通风管理的技术关键。  一、正确设计纵向通风  高温高湿季节为确保种鸡场舍内环境适宜,必须确保鸡舍的通风设计正确,要求参考以下几方面:第一,设备通风效果应达到纵向风速2.0~2.5米/秒(进入鸡舍的风速应根据鸡舍的宽度决定),舍内至少每分钟全部换气1次,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所有侧墙进风口关闭,湿帘
这个春天是注定难以忘却的,尤其,进入往昔的困难。当我再一次走进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发现他浓缩了高强度的精神世界死死地把你挡在门外,现实的不堪成了一种失去依靠的凭吊。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里的人物往往处在卑微之中,寻找着精神家园。  我们是在塔可夫斯基被当作神一样的大师时,接触到他那七部长片的。《乡愁》,是我看的第一部老塔电影。作家戈尔恰科夫手捧蜡烛在干涸的温泉里踽踽独行的那一幕,宛如西方文明崩塌时的
2018年1月10日,黎平县以香茶主产区——“黎平香茶 茗侗天下”的形象在CCTV-7《农业气象—农业金品牌》栏目首次亮相,2018年黎平茶形象推广大幕正式拉开。  近年来,黎平县紧扣“绿色崛起、后发赶超”主旋律,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大做强绿色健康产业,着力打造茶產业。  引进企业做品牌 为改变以往茶叶加工粗糙、无品牌、利润低的现状,黎平县创新引进龙头企业,在茶叶精深加工、包装等方面做文章。
铃木忠志是个有趣的导演。这种有趣,可能是来自对“人”的研究,正如他一直强调的“戏剧当以人为中心”。  作为日本小剧场运动的先驱,早在1966年,铃木忠志就在东京开创了早稻田小剧场,和寺山修司的天井栈敷剧团、唐十郎的红帐篷剧团,以轰轰烈烈的小劇场运动和反对追求写实风格的新剧为日本现代剧场注入新的元素。这场风起云涌的运动很快随外部环境的变化烟消云散,铃木忠志却一直坚持最初的方向,并结合能剧、歌舞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