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幼儿逆向思维的能力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特别在能促进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对幼儿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做不仅可加深幼儿对各类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幼儿在具体实践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更重要的是能尽快地在幼儿头脑中形成一个内化的、可逆的运算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幼儿思维的创造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可逆性的目的。
  
  一、在认识数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
  
  数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但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借助具体事物和动作来理解数学知识。如在教幼儿认识1~10的自然数时,教师不能仅从數字的读音和字形入手,而应通过数物拼板游戏、给实物卡片送数字朋友、数物接龙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与各种材料的交互作用,并将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逐步真正理解数字的含义。
  同时,在认识相邻两数字的数差关系时,也必须通过由浅入深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其间的关系。如要求幼儿想办法把两组数量相差1的物体变成一样多,幼儿通过操作和思考后会发现,在少的一组添上1个或在多的一组拿走1个,两组物体就一样多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幼儿提高要求,利用分类盒上按序排列的数卡和盒中实物的变化,让幼儿感知到一个数添上1后就成为它后面的一个新数,新数去掉1后就又变为原来的数。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灵活地、多途径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对幼儿可逆性思维的形成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在认识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
  
  在认识几何图形和几何体时,教师首先必须启发和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比较,了解其基本特征。然后,经由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再让幼儿从各类基本特征逆推出图形和几何体的名称。如在引导幼儿认识、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时,可以启发幼儿将梯形与长方形进行比较,得出共同点:都有4条边、4个角;找出不同点:梯形的上下两条边不一样长、左右两条边斜斜的(或一条斜边、一条直边)、4个角也不一样大。在幼儿了解其基本特征后,可让幼儿从一堆图形中找出梯形,也可让幼儿将长(正)方形纸、三角形纸剪成梯形。这不仅强化了幼儿对梯形基本特征的认知,更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概括能力、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和可逆思维的培养。
  
  三、在加减运算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
  
  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运算方法的影响,一般来说具有学习加法先于减法的特点。在加法运算时,幼儿运用顺接数的方法就能解决;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一开始就涉及被减数与减数的数群关系,后又要考虑前两者与差的关系。研究表明,幼儿掌握数群之间的逆反关系要难于等量关系,当幼儿用数的组成知识学习减法时,需具备两个数群关系的逆反能力,即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数。鉴于幼儿学习减法难于加法的特点,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我们发现设计和运用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三幅图的内容,让幼儿边学编应用题,边学加减运算,效果非常好:第一幅图表示事物原有数量;第二幅图表示该事物数量的变化(增加或减少);第三幅图表示变化后的数量。幼儿可以通过三幅图之间形象、简洁的关系,来理解抽象的数学计算。
  而在幼儿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就试着把原先顺向思考的三幅图更换为逆向思考的三幅图。如第一幅图从鸡窝里走出2只小鸡;第二幅图鸡窝里现在有3只鸡;第三幅图原来鸡窝里有几只鸡。出示类似这三幅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幼儿能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在培养幼儿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加强对幼儿逆向思维的训练。
  以上所列举的仅仅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几个小片段,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怎样在更广阔的范围、更深入的层面,选用哪些适合幼儿思维特点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幼儿园)
其他文献
当今企业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公众形象,甚至不惜重金,运用各种措施提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然而,招聘这一面对公众的重要活动,有时却在“唱反调”,不但不给企业脸上“贴金”,反倒抹起黑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纳贤已经成为自身迅速发展的重要一环。走进人才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为招贤纳士而忙碌着。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诸多企业,大都拥有专业而又谦逊的招聘人员、明确而又系统的招聘流程、
自从导数进入中学数学教材以来,给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中学数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途径,由于导数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应用广泛,因此近几年的高考,正在逐年加大对导数问题的考查力度,下面笔者将结合2009年高考题,谈谈高考导数五大热点问题,并寻找命题规律,供复习参考。
档案袋又称为成长记录袋,我国的学者为档案袋做了一个解释,即“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与计划、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收集、组织相关作品及其他的学习成果档案,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