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掉“三座山”民企大发展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作为自己人,将民营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遗余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也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不为杂音噪音所惑,不为流言蜚语所动。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如何看待民营经济的作用?怎样更好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助力民营企业翻过市场、融资和转型的“三座大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好药方
  一个药方便是,金融活水“滴灌”民营企业。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指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
  “到去年年底,中国现有银行机构有2588家,五大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专门做小微企业贷款,去年面向授信1000万元以下客户提供的贷款增长了21.8%,增速比较快。”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部长通道”透露称,“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此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及。据初步测算,2019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一个共识是,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政府管理,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定向降准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是克服困难的“好药方”。
  不动摇
  不容置疑,新时代是民营经济乘风破浪的最好时代、是民营企业家建功立业的最好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2018年11月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民营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听取10位企业家代表发言后,为民营经济破解难题开出药方。
  很多民营企业家倍感振奋、感慨万千。
  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顽强生长起来,为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证明民营经济功不可没的一个流行数字是“五六七八九”,即我国的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中涌现出华为、吉利、三一重工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效益好的国际知名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补钙剂
  然而,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三山”“三门”“三荒”等问题,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市场准入门槛高如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企业面临用工荒、用钱荒、用地荒。还有“两高一低”即成本高、税费高、利润低。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国民营企业面临十大痛点:市场需求不足,投资回报率低,融资难和融资贵,税费负担重,少数干部不作为,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所有制歧视,新官不理旧账,转型升级,以及环境硬约束。
  “国有企业的财产权不可侵犯,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要废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的法律、政策和监管。”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协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改革,下一步仍要以此为重要任务深化改革。
  2018年,张文中案件再审改判,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加强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的大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纠正涉产权和企业家冤错案件的第一案。此案的再审宣判,充分体现了国家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精神,也彰显了党中央对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尊重和弘扬。
  要给民营企业吃长效“定心丸”,又要给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添加“补钙剂”。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作为自己人,将民营企业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遗余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其中摆在头两位的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外,包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
  “自己人其实可以看作是自家人、一家人,一家人那就不说两家话。”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部主任贾晋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前民企遇到的核心问题,以朴素直白的话语阐明了民营经濟与中国经济如同“自己人”一般的关系。
其他文献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8年的490元,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目前,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2018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体改司监察专员姚建红在卫健委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说。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8年的490元。目前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2019年初“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加以阻拦”,小王将上海迪士尼告上法庭,引起社会热议。  而来自上海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最新消息,上海迪士尼不接受法院调解,不会就禁带食物、翻包检查等规定做更改。  一些餐馆拒绝消费者携带外食的做法曾引发广泛争议,没想到作为主题公园的迪士尼也禁止游客带零食进入园区,甚至严格到翻包检查。上海迪士尼方面
无论是粮食收购、储存,还是供应,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16,产粮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除解决本省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外,河南省每年调出约400亿斤原粮及加工制成品。  粮食库存实不实?粮食质量是否可靠?智能化粮库建设有何亮点?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河南郑州兴隆国家粮食
“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的重要土壤,通过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形成特色产业,对农村产业进行有效补充,从而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两会上,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这样说。  杨昌芹今年带来的关于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议案引起热议,在她看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可为。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杨昌芹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赤水的竹编工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前,《民生周刊》记者从水源地一路北上,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治污、库区移民、沿线水质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解,今年3月7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期间,《民生周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  南水北调意义深远  《民生周刊》:您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意义何在?  张基尧: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
如何在县级财政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结合目前县级财政支出特点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定全面推进县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方向、基本目标、工作要求等,为有效实施县级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权威性。  二、建立完善预
全国两会结束后,作为人大代表,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支部书记王能干除了宣讲两会精神,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规划村里今年的荷花节。届时,3000亩荷塘,十里荷花香,堪称鄂东一景。  其实,这个“生态建设先进村”曾是靠煤矿吃饭、依纸生财的工业村,近两年转型走上生态发展之路。从2015年开始,村里已举办两届荷花节,农民下田干活,上岸当导游。  村里煤矿关停时,王能干有些不舍。作为农科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高达80%的文盲率,全国各地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出现了“夫教妻”“子教父”“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场景。  我国一直把扫除文盲与消除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融为一体,强化基础教育改革。经过不懈努力,2001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现阶段,一些地方已经把扫盲工作的重心从扫“文字盲”转移至扫“文化盲”,这显然是一个更
2019年7月6日下午,心音坊首场公益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奏响。  这是一场齐聚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和患者的暖心音乐会,所有人怀揣感恩之心,通过这样一场音乐会,向志愿者们致敬,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和爱心。  钢琴独奏、小提琴演奏、四手联弹、吉他演奏、合唱、现代舞表演……音乐会现场,20余位心音坊的志愿者逐一亮相,登台献艺。音乐会汇集了老中青三代人,他们中有已经退休的钢琴爱好者、中央音乐学院的
截至目前,临泉志匡足球俱乐部已发展会员2000余人,每年培训青少年足球学员1000余名。  1994年世界杯,让16岁的郑涛了解并疯狂爱上足球运动,从此与足球结下不解之缘。  10年后,26岁的郑涛和球场“死敌”曹阳共同成立临泉志匡足球俱乐部。之所以取名志匡,寓意为志在匡复中国足球。次年7月,俱乐部由社团组织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郑涛担任董事长。  从2012年起,志匡俱乐部将主要精力投入青少年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