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班和睡眠时间对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影响

来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倒班、平均睡眠时间及其联合作用对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影响,为保护钢铁工人肝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以某钢铁公司6907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进行分析.结果 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为18.0%,且男性高于女性(19.2% vs.5.1%).调整混杂因素后,倒班年限和肝功能异常之间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倒班和平均倒班频率>7夜/月患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1.24倍(OR=1.24,95% CI:1.04~1.49)和1.29倍(OR=1.29,95% CI:1.07~ 1.56).以倒班状态分层,在倒班工人中平均睡眠时间较短(≤5 h/d)和较长(>7 h/d)患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分别增加1.19倍(OR=1.19,95% CI:1.01~1.43)和1.22倍(OR=1.22,95% CI:1.02~1.44).且平均睡眠时间较长或较短均与倒班存在正向相乘的交互作用.根据平均睡眠时间分层后,平均睡眠时间>5~7 h/d的各倒班指标与肝功能异常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倒班工作和睡眠时间较长或较短联合作用会增加钢铁工人肝功能异常的风险,倒班工作对肝功能异常的独立作用也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及其变化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 纳入东风-同济队列2008-2010年7671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生活方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 校正混杂因素后,生活方式评分增加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风险的降低均有剂量反应关系.与基线生活方式评分0~1分组相比,>4分组的SBP、DBP和平均动脉压分别降低4.03、2.25和2.84 mm Hg,新发高血压的OR值为0.68(95% CI:0.52~0.88).且每增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进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有研究表明,我国骨质疏松患者的人数已达8800万¨].目前世界范围治疗胸腰椎OVCF的微创手术主要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2].手术过程中难以避免对椎体及周围组织产生破坏,导致术后局部的持续疼痛.从中医学角度阐释术后残余痛,当属“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术中损伤产生的瘀血,导致经脉中气血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病人SBP控制情况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对年龄≥65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使用标准水银血压计连续两次测量右臂血压值,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SBP控制情况和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强化控制(SBP<120 mm Hg)(OR=1.519,95% CI:1.187~1.945)增高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年龄分层发现,强化控制增加70岁及以上老
目的 获得大学生不同肥胖类型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有效控制青少年肥胖、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以芜湖市某高校2018级3450名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使用BMI及腰围身高比(waist height ratio,WHtR)作为判断肥胖的指标.结果 符合条件的3349名调查对象中复合型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6.51%、4.93%、0.53%.除了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外,各心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