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两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 将42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B组(2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结论 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镇痛效果和早期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Ⅰ组)、静脉镇痛组(Ⅱ组)和肌注镇痛组(Ⅲ组)各30例.观察术后12、24、48h VAS评分、泌乳情况及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等.结果Ⅰ组和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P<0.05),术后24、48 h PRL水平也明显高于C组(P<0.05);早接触、早吮吸率、按需哺乳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
小儿全身麻醉躁动是小儿临床麻醉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时,肢体行为与精神意识出现分离式的迷离状态,具体症状表现为易怒、烦躁等,严重时出现哭喊、思维偏执、全身乱动等,会干扰患儿的正常生理功能,并增加其它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因此,临床上应积极防止、控制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症的发生,并予以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本文分析和探讨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最重要的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c-Mpl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小板的产生.自1988年第1例脐血移植用于治疗范可尼贫血后,脐血移植以供者无风险、供、受者之间HLA配型相合程度要求较低、GVHD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来源丰富、获取方便等优点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但脐血移植前后易发生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