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摆周期问题的归纳与深化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摆在摆角很小时的振动是简谐振动的典型实例,其周期公式为 ,根据这一公式可知,决定单摆周期的因素有两个,即摆长L和单摆所处情况下的加速度g。在中学课本中,关于g的概念并未给出一般性的定义,这就给同学们求解复杂情况(如在超重、失重、系统加速、复合场中等)下单摆的周期问题带来一定困难。下面结合单摆振动的具体实例分析单摆周期的求法。
  一、确定单摆的平衡位置
  求单摆的周期,确定其平衡位置是关键的一步。单摆振动时,所在系统(单摆本身)运动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单摆平衡位置的复杂性。
  1.在静止或匀速运动的体系(惯性系)中的单摆如图1-5所示。
  如图1-5中所示单摆在不振动时,摆球总是相对悬点静止在o点,若让其振动,摆球离开平衡位置,就要受到回复力作用(总是指向o点),可见o点就是其摆动的平衡位置。摆球静止在()点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回复力也为零;摆球在振动过程中经过o点时,其回复力仍为零,但因摆球沿同弧运动,故它所受的外力不为零。因此,在惯性系中,单摆的平衡位置就是摆球不振动时相对于悬点静止的位置,摆球在此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一定为零。
  2.在加速运动的体系(非惯性系)中。
  如图6所示,在水平向右加速运动的小车上,当摆球不振动(相对车静止)时,悬线必然要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臼,而相对静止在O点,此时摆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若让摆球偏离O点一个较小角度,摆球就要来回摆动(总想回到位置()),因此,这一相对悬点稳定的位置o就是单摆的平衡位置,摆球在此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如图7所示,在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的小车上,单摆和小车一同加速下滑,在摆线和斜面垂直(摆球处于o点)时,摆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个位置o就是单摆的平衡位置,摆球在此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单摆的平衡位置就是单摆不振动时摆球相对悬点静止的位置,摆球处于平衡位置的动力学特点是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但回复力一定为零。因此,不管是在惯性系中还是在非惯性系中,要找单摆的平衡位置,只要找出摆球不振动时相对悬点静止的位置就可以了。
  二、求单摆周期的方法
  如图7所示,单摆和小车在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如何求单摆摆动的周期呢?部分同学在求解此题时容易误认为摆长和重力加速度都未改变,所以周期不变。实际上g值虽然未变,却存在效果上相当于g值改变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单摆和小车在沿斜面下滑的加速运动中,单摆系统的加速度是由重力的分力 产生的,它起不到回复力的作用,所以也就影响不了单摆的振动周期。摆球能相对小车发生振动是由重力的另一个分量 引起的,即相当于有 的重力作用在摆球上,因此这时单摆的周期可见,求单摆的周期关键在于求作用在摆球上的相当于重力的那个力F。
  归纳上述实例可知,在单摆振动中,能使摆球振动的相当于重力的那个力F,就是单摆不振动时摆球在相对平衡位置时受到的摆线的拉力。
  求单摆周期的步骤:
  1.找出摆球的相对稳定位置(不振动时摆球相对于悬点静止的位置),确定为摆球的平衡位置。
  2.分析摆球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求出不振动时摆线对摆球的拉力F。
  3.求出单摆的等效加速度周期公式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规律适用于单摆振动系统受恒力作用的情况,遇到其他情況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摆球带电时在垂直于磁场平面的磁场中摆动,再如摆球带电、悬点也带电的摆动情况,以上规律都不适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类比思维是逻辑思维的一种,它的主要作用是先将不同的或者相类似的事物相比较,然后找出共同点的一种方法或者规律。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采用类比思维可以有效解决很多问题。  一、类比思维之几何应用  在高中数学中,无论是平面几何还是空间几何,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同学们面对这些内容时,往往会因为思维的同化,很难掌握这些知识的精髓。而运用类比思维的方法,就可以从熟悉的、已经完全掌握的事物通过类比应用到空间领域,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如何在竞争中取胜,从严治企,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管理,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相同点又具有特殊性,如何搞好煤炭企业管理
1.研究背景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传统文化在高考题中的体现非常明显。普通高考考试大纲数学修订内容,特别强调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数学教学》2010年10月二FiJ登有夏新桥老师的《读刊有感——引领学生跨越思维障碍》,给出了解答问题的关键,如何利用坐标法简化解答,突破思维障碍,获得“完美”解答,读来颇是受益。笔者从该问题的另一角度思考探究,得出直线与网锥曲线过定点问题的一些性质,并从几何特征出发获得该问题的一般解法。  原题 过椭圆x2 2y2 =2右焦点F的直线与椭网相交于A,B两点,经过点B与x轴平行的直线交右准线于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