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台大气消光的测定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台的LX200型施密特-卡塞格林式望远镜及ST-7型CCD照相机,对该台的大气消光进行了实际观测,求出了当夜的东半天和西半天的大气消光因数K′分别为0.586,0.386,为以后在该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做大气消光改正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建立了描写皮秒激光在充气毛细管中四波混频过程的耦合方程组.利用这个耦合方程组对最近的毛细管中差频过程的实验结果给出了新的理论说明.发现采用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大的介质
以蕨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颈卵器的发育过程,报道了颈卵器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蕨孢子接种后,约28d颈卵器表面原始细胞发生,并很快形成中央细胞,中央
目的探讨以颅神经受累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以颅神经受累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入组
研究了桃蚜传播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新疆株的规律,结果表明,无毒蚜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30s,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取食时间为 70s以上时,获毒率达100%;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