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天津市民消费文化空间的建构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e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报纸杂志承载着对历史现实的记录,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民国时期创刊的天津《北洋画报》是当时天津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画报,是研究民国天津城市化进程与消费文化的重要文献。本文依据画报史料,从消费空间、生活范式、消费时尚等方面重构民国天津市民的消费文化空间。
  [关键词]北洋画报,民国天津,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4-0034-06
  
  1926年7月7日在天津创刊的《北洋画报》,开北派画报之先河,是民国天津图文媒体影响最大、办报时间最长的画报,被当时传媒界称为“北方巨擘”。历经办刊十一年的《北洋画报》(1937年因战争爆发而停办)以照片为主,各类照片达两万余幅,兼有文字,内容包括时事、社会活动、人物、戏剧、电影等,它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成为民国时期天津城市化进程、都市文化勃兴的载体,更是天津市民消费文化的见证与参与者,是研究民国时期消费文化转型的重要文献。通过这些历史文献,我们重新建构了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保守与时尚的纽结和冲突,它“里面所塑造的日常生活因此又现代又都会,不再是传统的、不变的了”,“不仅标志了现代中国报刊史上意义深远的一章,也在呈现中国现代性本身的进程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再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天津城市消费文化空间的走向和内容。
  
  一、天津市民的新生活空间
  
  民国初年天津的商业中心,大体承继了清代时期的商业街框架,商业门市主要聚集在天津旧城的外围。东门外的宫南大街与宫北大街,沿街有银号、钱庄以及土产杂货等商店;北门外大街是天津早期的商业中心,街道两旁的百货店、鞋帽店、杂货店、海味店、烟酒店、鲜货店、糕点店、药店、饭馆等鳞次栉比。估衣街是老天津行业最全、店铺最多、最繁荣兴旺的商业中心一条街了,“天津卫,有富家,估衣街上好繁华”。集中了谦祥益、瑞蚨祥、瑞林祥、敦庆隆、锦章、元隆、华竹等大绸缎、布匹、呢绒店,每天游人络绎不绝,夜晚灯火辉煌。直奉战争以后,天津北大关与宫南北大街一带连遭兵燹,“中国地”容易受到战乱干扰,而租界属于“法外之地”,集中了越来越多的政客、官僚、地主、富商,传统商业开始向租界逐步转移,天津商业中心也开始了南移的进程。如一些殷实商店纷纷把资金转向新兴的法租界梨栈(今劝业场)一带,开设新店或分支店,正兴德、成兴两大茶叶庄,乐仁堂、大仁堂、隆顺榕等大国药店,德华馨、同升和等大鞋帽店等的迁移,致使天津的传统商业中心渐渐衰落,租界新商业中心逐渐崛起。
  新商业区繁荣的主要标志,是劝业场路口的形成。劝业场一带曾被泛称为“梨栈”。随着法租界人口的集中和商户的迁移,“梨栈”一带出现了高大著名的建筑和聚集人气的商场。南角的惠中饭店是1926年建成,据说就是曹禺先生话剧《日出》中描写的饭店,剧中的这里已是个纸醉金迷的世界;1929年元月正式开业的交通旅馆(见右图),是法商永和工程公司设计,大理石的门廊、六角形的大厅、合分式的楼梯、直通上下的电梯,及铺着地毯、装设电话、备有卫生间的豪华客房,是津门屈指可数的豪华型宾馆;1936年开幕的中国大戏院是当时天津最大、最新式的剧场。开幕时,请来梅兰芳、周信芳、尚小云等名角连台演出,天天客满,长达一月之久;1935年落成的渤海大楼,是当时天津市最高的楼房。此外,犄角而立的天祥市场、泰康商场、劝业商场是天津先后建立的三大商场。1924年开业时的天祥市场压倒了当时天津最大的商场——北马路的北海楼,轰动了整个天津城。不久,泰康商场于1927年落成开业,地点在天祥市场的对门,也是三层楼房。紧随其后的是更引人注目的1928年集百货、游艺、文化、展览于一体的劝业商场的开业,一度轰动津沽,闻名全国,并成为天津最聚集人气的商业中心。
  1928年12月21日劝业商场以鹤立鸡群的气势,在天津繁荣的闹市梨栈大街落成开幕,并在场内高悬:“劝吾胞与,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四言联句,各取其第一字即为“劝业商场”(见下图)。劝业商场开幕之前(1928年11月1日),北洋画报记者采写了“行将落成之天津劝业场”一文,以“本埠法租界将有大规模之商场游艺场大饭店之组合出现”为开头,向读者宣告“劝业”时代的到来。“全场占地仅五亩许,因建筑计划精巧,骤观内部,断不疑其止有此数也。楼凡六层,全用铁筋洋灰建造,工程坚固,莫与比伦。升降梯三架,楼梯十三座,建筑费五六十万元左右”,此规模据悉是劝业创办者买办高星桥仿照上海大世界的规模,以兴建一座七层楼的天津最大的商场来压倒已率先建起的天祥与泰康两商场。商场的人性化设计也是备受推崇的,为免冬天过于寒冷,“因特由外洋购来新式放热回气风扇,使场内暖气绝不外溢”,而这种装置在津门尚无一家;为方便老年人上下电梯,又特别把直达美术展览所的升降机设置较慢速度,只因“嗜好古画画者多为老年之人,登高固不胜劳,乘机则嫌其疾,故特设慢行电梯,使感安逸”。可见,商场设计兜揽了不少人气,备受顾客的青睐是情理之中的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劝业商场在设计与修建过程中,早已对其经营方向、经营事务已有所规划。商场内,一、二楼租给了各商户经营的店铺或货摊。一楼多为日用百货、绸缎布匹、针棉织品、搪瓷玻璃器皿、钟表、照相机等,对于进驻店户,为防恶性竞争,还特此规定了“同类商店,不得超过四家”。而于三楼的珠宝古玩估衣等店,则数量上不限制,力求多多益善,只因“此类商店需本甚重,货色难齐,不怕竞争,宜于合作,故应使集中一处,亦即所以利便顾客”。四、五、六楼主要是剧场、影院、茶社等游艺场所。“八大天”是对当时劝业场游艺场所的通称,实质上包含了天华景戏院、天纬台球社、天纬地球社、天宫影院、天露茶社、天会轩剧场、天乐戏院、天外天屋顶花园。其中的天华景戏院可容纳一千四百人,共三层,戏台布景都可以转动;天宫电影院可容纳一千一百人,“楼板均斜下,绝无阻碍视线之虞”。俗话说:“创出金字招牌,买卖找上门来。”由于劝业商场中荟萃了游艺、饮食、娱乐、购物等多种功能,其经营得法,每天到劝业场来的游客十分拥挤,商场内各摊户生意旺盛。外地人来天津,也要逛逛劝业商场,否则等于白来天津。
  
  劝业商场的人气还得益于在报刊杂志的宣传得法。行将开业的劝业商场在251期的《北洋画报》(1928年12月1日)中刊出了独一张的广告专页版,以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即将开业的劝业商场与交通旅馆,之后,天纬球房、太平洋饭店、交通旅馆、天宫电影院的独栏广告在北洋画报中连期刊载。报道劝业商场的小新闻在《北洋画报》的“如是我闻”“曲线新闻”等栏目中屡屡出现,围绕劝业场为中心的天津新商业中心形成,商场、商店、影 剧院、饭馆、舞厅、浴池等鳞次栉比,为天津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购物、娱乐、消遣、休闲的地方,游客人山人海,歌舞喧嚣,如此的娱乐休闲集中的场所与规模宏大的商业中心在当时全国其他大城市中仍然甚为少见。
  
  二、中西文化交汇下的新生活范式
  
  开埠后的天津所存在的华界与租界两个不同层面的地界,同时也构成了城市社会的两个不同的社会层面。租界里的西风东渐,使得西方做派、西方风俗、西方文化成为租界人生活的共享,他们居住在风格不同的小洋楼里,享受着西方近代文明所带来的物质上的优越性,成为“西洋镜”里的中国人,被人观瞻与崇仰着。而与租界而立的华界,却既维持着传统沿袭下的生活范式,也掺杂着交融文化下的新气象。
  开埠以前的天津,早已形成了一定范式的民族风俗,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开埠以后的天津,生活在华界的天津人生活在老城区与周边地区,恪守着较为传统的生活习俗,相对稳定的生活秩序、较为固定的生活空间、相对封闭的生活圈子,使得他们成为天津传统习惯的固守者与传承者。《北洋画报》中记录了天津老城区的各种风尚民俗,依然体味着老天津的文化。第1218期的“津门祈雨习俗”记录了天津在民国六年祈雨“因福得祸”的过往:民国六年,天津旱灾肆虐,“入不夏不雨者三阅月”,因而天津百姓以其特有的风俗以祈雨仪式来祈求甘露降临,“首断屠三日,阖市商民,门前一律粘‘商羊鼓舞“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等标语”。但百姓祈雨未见成效,人们以为是心不诚恳,龙王未能驾临,因此,则改换仪式,“以肩舆荷泥龙王巡于市。龙王属诸城西千福寺,舁之直出东门,憩于玉皇之阁,时人咸谓玉帝与龙王会议”。没过几日,果然天降甘露,没曾想,这一降就没停过,终于导致了天津民国六年的水灾,“水浸全市几达五阅月,城西一带经冬冻结成冰”。自此之后,即使天津偶遇天旱,也没人再敢“以肩舆荷泥龙王巡于市”。求雨的仪式从神圣的仪式被转换成了小孩娱乐游艺的形式。天津年节文化也有其典型性与代表性,在“津市年俗种种”一文中,天津人初一日俗吃素饺子,初二日吃捞面,初三日吃“盒子”,故俗有歌日:“初一扁食初二面,初三盒子年年转”。初五日,更再包饺子,日“捏小人口舌”意谓小人经此一捏,终年可避免小人谗谤。让读者领略了老天津新年来临时的年俗与年品。随着时代发展,民俗内容与行为的形式因技术与观念的变迁而改变着。《津市新年一瞥》中,新年节令的到来,张灯结彩的习俗被改换成了“电光彩牌坊”,天津的“警备部及各大小机关门前,亦一律结有彩牌楼庆祝新岁”,“华界内公安局遣员赠送春联与各商店”。不仅是天津老城区有各种庆祝会、游艺会庆祝新年,即使是“洋化”的租界,“亦有一番新年气象”,租界饭店酒楼成为人们庆祝新年的主要场所,“除夕西湖饭店贺年跳舞大会,人山人海,全津中西闻人,全数出马,利市百倍,实为开张以来未有之盛”。“大华饭店上座亦极盛,无数大小团体举行新年宴会,均早定座,几有挨班排宴之概况”。在这个中国旧历新年中,传统节日的气氛也用各种烘托节日喜庆气氛的节目来熏染,“粤剧,京剧,幻术,荡漾歌曲,国术等”,还有“风琴独奏,丝竹合奏,滑稽剧,昆剧,相声,双黄等”,这时人们已经很难分辨传统的、现代的,本土的、异域的,传统杂糅着现代、西方、异域的各种文化,丰富了天津传统年节的喜庆气氛。
  与此同时,西风东渐后的天津人接触着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新现象。《西物东用》中,天津娘娘宫前巧遇一辆车头贴着一张红纸的汽车,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是‘出行大吉”’,天津的各大旅馆里,也差不多都备了洋式的马桶“Lavatory”,只是“洋为中用”,“上桶的时候,用两只脚踏在桶口上,蹲着身子大行方便”,以至于记者感慨着,“外国东西,一到中国,便能有不可思议的妙用”㈣。西方的汽车、马桶交融着东方的文化,徜徉于天津的大街小巷,在天津留下了无数“洋化”的足迹:小洋楼、自来水、电车、供暖、卫生等舒适的“洋化”设施,电影、跳舞、赛马、体育等新式的“洋化”娱乐,西餐、西点、西服、西俗等新奇的“洋化”生活。英租界的十字路口安设着新式的红绿指挥交通灯,与其他的交通灯有所不同的是,“除红绿色外,并有一种橘黄色介于其中”,这是“仿自美国最新式者”;意租界的回力球场从上海运来美国的“‘汗吃无牌’Hazlewop原包冰激凌”,清洁卫生美味,更重要的是这是“沽上尚系第一次来之新物品”;浙江人杜永康准备创办一个大华牛乳厂,据说中国人“始创第一家”,因为他购买的乳牛“系荷兰种而产于美国者”。1928年天津大华饭店的总经理赵道生举行了西式订婚礼,“礼堂设大公共食堂内,中央置一白花花蓝,上缀白丝带。取白色者,因在西俗白为吉,且以示男女之贞洁真诚也”,但东方色彩在婚礼中也挂万漏一,来宾们所赠送的花篮“均按华俗用红花矣”,西俗中男女交换的戒指变成了女方为戒指,而男方则用了手表,取中文意思为“守忠”。中西文化的交汇彰显毕露。在西方物质与文化的辐射下,近代天津浸润着令人迷惑而富于滋养的交融文化中,成为一个与传统中国截然不同的“洋化”魅力的世界。
  
  三、新消费方式下的消闲生活
  
  《北洋画报》作为一份“消闲读物”,其面对的读者是“有闲阶级”,这些人可能是迁居租界的贵族、官僚、军阀和来自老城区的商人,也有的是在商品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新贵阶级。因而,《北洋画报》广告中的商品彰显了人们新的生活时尚。其中百货公司、理发店、银行、照相馆、眼镜公司、无线电公司;烟草公司的广告,向人们展示着近代天津商人、贵族与城市中产阶级所认同的新式生活方式,留声机、相机、汽车、电报、手表、珠宝等奢侈品的出现标志着新贵阶级的生活追求,广告商品是都会天津社会物质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更贴近地想象近代天津权贵们的时尚化消费,构建了近代天津都市文明中人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976期的《北洋画报》中登载了一幅漫画“现代青年之憧憬”,通过青年的口耳手鼻等器官来描绘了现代青年对生活的追求:“脑——常想坐汽车,眼——爱看女明星,耳——喜听洋钱声,鼻——好吸洋纸烟,口——喜欢谈恋爱。手一喜用墨水笔,足——好穿洋皮鞋,全身——吃不得苦喜安逸。”出现在北洋画报文章与广告中的商品超越了中国人传统的“实用”观念,过渡为生活品质的提升与社会身份的构建上,这些商品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充满诱惑、极尽享受的时尚追求。我们从中撷取以期展示广告镜像下的“物化”人生。
  
  之一,摄影
  随着相机的普及,照相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在一些有闲阶层中,相机进入到家庭,也成为人们的家庭用品之一。1920年柯达公司开始在上海设立了销售总行,随后在天津设立了分行,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做广告,行销机箱与各种型号的“软片”,相继推出了“最新式最小巧”的"620/616 镜箱”、小小“白朗尼”镜箱、摺合式“鹰眼牌”镜箱等。因为摄影机的逐渐普及,照相、冲相的市场也逐渐打开。前文提及的大华饭店老板赵道生在民国十九年开办了“大华照相材料公司”,“不卖牛油面包,专卖照相材料”,“该公司除出售材料外,以冲晒照片为其主要之营业,因设备之精良,故出片最速而最美”。此外,北平同生、同生照相馆、好莱坞摄影部、周瑟夫照相馆、鼎章照相馆等都是天津赫赫有名的照相馆,其中的鼎章照相馆成立于1902年,曾为不少名流政客拍过照片,随着业务的发展,在法租界华中路开设了分店,“窗门均雕细花,作浅灰色。窗中陈列,以黑绒作成垫儿,历阶而上,远观之如悬镜在墙。楼下遍陈相片,玻璃橱中,亦均用黑绒儿作衬,色彩格外显明”,二楼有休息室,周遭有软椅、沙发,楼梯口有化妆室外,女性胭脂粉彩一应俱全,三楼为摄影室外,“黑幕白顶,设弧光灯三架,顶上灯凡六七十盏,开视之,光如白昼,面积甚宽敞,足容三四十人”。开幕当日,梅兰芳与长城唱片公司经理叶畏夏亲临捧场。照相业竞争激烈,广告也颇有门道。如同生照相馆美术部与“藏有全套戏箱”的某君合作,出租戏服供人摄影,惹得许多有“爱美戏剧家”或“戏瘾已深尚不能唱者”都不妨装扮起来,留张“戏像”;好莱坞照相部则自制了许多的“美术拜年片”,拜年片上贴有“各式极精美之相片”,相片上还附上了各类广告词,其中的爱国标语更显其特色,“类如‘党,国,一般重要!同志们啊,挑稳了肩担,干!干!干!’、‘又是一年了,您要雪国耻吗?消极的方法——提倡国货!积极的方法——到前线去!请你自择,祝您顺利!’”研等等。天津街上还出现了即照即取的游行照相馆,“近日街上发现一游行照相馆,系用最小之照相机,当时冲晒,每片取洋二角。可见,相机的普及,照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所需。
  
  之二。广播
  1922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收音机。同年冬,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广东路大来洋行屋顶建立一座50瓦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并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销售收音机。1923年1月23日晚8时电台开播,几天便销售无线电近500台。1927年的10月,由华人合资创办的中国无线电业公司开幕,开幕之日即以播音器放送,使得在街口驻足听歌者达数百人,且“声闻数里”,一时名噪津门。中国无线电业公司所经营的产品均为“美国无线电业公司制造”,因而在其广告中打出的产品标记全是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产品名称“RCA”,“在家不出门,能听天下事”的“耳福”、“欲听新闻之利器”、“这是购置无线电收音机最好之时机:目前新闻学说最多,戏剧节目最好,教授学课有用,机器式样又新,价目最廉”等广告词诱导性极强,并且还开启了征文比赛,以“发展平津广播无线电事业刍议”为题在画报上广告,博采众言,但细看其附注标题,“电台机器之改良及增造;电台之管理;放送节目之选择及时间之分配;购机之经常费用之筹集;无线电听户协会及无线电学会这组织与其功用”,可见,其一方面是通过征文来广征建议,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无线电行业作一个市场调查,其商业目的已很明显,可谓是一举数得,既做了广告,也做了公益传播,甚而还捕获了市场信息,了解了对象消费群体的特点与想法。1934年,无线电业公司开办了电台,“定每星期六晚八点至十一点半,邀请著名票友清唱,播音放送,由今晚起始。计为刘叔度,青云主人,刘献庭,合唱二进宫;讼咏居士,徐觉民合唱宝莲灯;尚有幻书元之吊金龟等”,电台的开办又为其售卖商品扩展了业务。
  
  之三。美容
  “丑女变美”,广告笔绘的形象上,右边女人脸上有斑痕,左边女人精心打扮、光彩照人,这是顾林祺太太美容室的美容广告。天津居住的阔人名流的太太小姐、大家闺秀都是活跃在天津交际圈中的人物,美丽、华贵、漂亮、青春等字眼是交际圈中的“她”们所向往的。要成为一个社交明星,美貌自然成为打动一切的号召。但如果老天不遂人愿,怎么办?北洋画报里诸多的美容广告以其形象的、生动的、煽动性的语言来告诉你如何让你从体貌上成就为一个社交明星。广告之一,这里有专门的行业,“名利社设有美容术及化妆品研究部,系由留学欧西有该项学识者担任职务”(1932年4月9日);广告之二,这里有专门的技师,天津宝耳大药房的“技师曾毕业于旧金山万国美容学院,施用‘爱丽莎比司阿尔顿’氏发明之手术,能用最新方法,使人皮肤润泽,皱纹消减,显然长春不老。雀斑赘瘤种瑕疵,可用人工除去。并用紫光及冰,施行面部按摩。手术精良,毫无痛苦”(1928年10月20日);广告之三,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欧美化妆品,“名利社的化妆品专行”里,“涤垢除痒、头发柔爽”的洗发水,“浓芳透明、滋润面肤”的“甘蜜浆”,“红白合匀、美丽异常”的“胭脂粉”,“芬香除疫、清爽精神”的“华露精”,“清洁芳香、净汉保裳”的“净汗香水”,当然,各室还都备有“英法美各种特别新式化妆用料品,各种皮肤颜色”,专售“驰名华贵化妆品如香水香粉胭脂美容霜美目剂及其他一切美容品”,美容品的种类之丰富让人难以想象,“美容材料,极丰盛,芬芳馥郁,润泽光彩,凡三四十种,若油,若膏,若粉,若露,皆以数目字分其类别。粉饰一种之后,容色便增美一分,点唇,画眉,钩眼,各尽其妙,及其修理工毕,面目顿改,虽熟友家人不敢相认。化妆时,匀抹平铺,有如戏台上之画脸者,而事后之容光焕发,百般娇艳,固又不能与关公之红,龙图之黑同论矣”(1931年12月19日)。这些美容化妆品不仅“能化媸为妍”,适宜于“舞会、宴会”等交际场所用,尚有追求自然清新的化妆品供你生活中、日常交际所用,“卡沙娜点唇膏、美容膏,施以色润之修饰,然所以色润者,应用健美天然之秀色,而非一种涂染之俗气。卡沙娜美容膏点唇膏能以清新娇嫩之色调,增加面肤之秀丽,且其施用之后,足与平人皮肤相匀和,寒暑天气,水湿,接吻,均不退色”(1936年7月18日)。可见,女性的化妆美容术已日益完善并且精细化,从手术、保健到美容品的使用,已经非常专业,从此可看出天津美容市场的不仅需求旺盛,而且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同时借助美容市场的繁盛从侧面反映了天津交际与社会生活的成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女性可以从美容化妆上找回自信,找到自我,从而成为近代新形象女性所展现出的新形象的需求。
  
其他文献
成立2年多的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步入上升周期。  2019年,K1 Power高端服务器产品在股份制银行区域银行实现60%的增长,证券保险行业超过90%的增长,互联网行业超过70%的增长,医疗行业超过100%的增长等等,一系列数据证明,X86之外,市场对Power架构仍有不小的需求。  面对Power服务器的存量市场,浪潮商用机器首先做到了满足市场原有被压抑的需求,而要实现进一步增长,Power需
何小龙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和变革是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如本次大会以“智变·创变”为主题,我们要把握运用好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两个强国的建设,借此机会提出三点认识:  第一,增强创新的能力,夯实产业的基础,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加速数字产业的步伐,构建完善的数字产业
摘 要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内从未停止关于“立国路线”的论争。虽然二战前影响日本“立国路线”的主导方向一直是“大日本主义”“军国主义”“大亚细亚主义”,但是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在坚持探索另一条国家发展模式,如日本著名思想家、评论家石桥湛山,以《东洋经济新报》为阵地长期坚持“小日本主义”,主张放弃一切侵略行动,放弃殖民地经营,走产业立国道路,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东洋经济新报
摘 要 抗战胜利后几年,由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中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这令统治当局惊恐不安。为消弭学运,国民党不惜动用各方面力量,其方式手段也不断变换,“训导应变”“运动学生”“特务活动”“暴力应对”,不一而足,国民党、三青团、政府、军队等系统都积极参与“救火”,但由于其内外政策的根本性错误,导致其消弭学运的努力最终失败。尤为重要的是,国民党消弭学运的乖张举措非但未能奏效,反而令其在社会各界、尤其是
雷军今年提交了三份议案,内容分别为《关于布局5G应用,推动物联网创新发展的建议》《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以及《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建议》。  雷军建议提前布局5G产业应用,推动5G与物联网的创新融合发展,具体实践方向为:加速工业物联网应用,助力工厂智能化转型;发展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无人驾驶与车联网,提高交通智能化程度;以及普及医疗物联网应
尽管今年春季新冠疫情期间SUEZ北美公司命令员工在家办公,但业务依然形势大好。提供给水和废水服务的重要员工仍可运营系统并监控水质,而IT团队则负责确保远程办公工具在为公司的其余部门发挥作用。  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和数字官Michael Salas说:“在过去这11周,业务发展非常迅猛。”他回忆起为一个可能的四级紧急情况制订了一项应急计划,要求住在工作场所的团队分班倒,并睡在停车场的休闲车里。现在
成功建立了快速、稳定软件发布DevOps文化的企业通常依靠内部开发者平台(IDP)来部署代码。那么什么是“IDP”,怎样才能构建起来呢?  随着云计算、容器化、DevOps和微服务架构成为现代应用程序开发的构建模块,对于内部软件开发部门来说,越来越重要的是需要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管理这些资源。  谷歌、Netflix和亚马逊等很多精英工程企业认为,内部开发者平台(IDP,Internal Develo
数据库是现代计算机架构的核心底层软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底层软件的革新往往最具挑战性,数据库行业鲜有大的波澜,以至于Oracle能长久占据统治地位,直到2010年,云计算兴起掀开了故事新的一页。  “云数据库的发展,目前正在经历从第一阶段‘数据库上云’,即从数据库到云数据库,到第二阶段‘从云数据库到云原生数据库’的变革,”腾讯云副总裁李纲指出。  2020年的最后几天,腾讯云统一旗下自研数据库品
摘要 战后中间知识分子顺应社会民主主义的世界潮流,欲在中国实现以政治、经济双重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民主主义理想。然而其理想的实现,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实具有客观上的难度。美苏二元对立的冷战格局的逐渐形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落后国家自由选择发展道路的可能性。而中国在政治上,形成了一党政治当道的独特环境,不具备实行欧美式民主宪政所需的政党政治环境;在经济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性质决定了国民政府
19世纪末以来,秦至清的帝制时代的中国政体为专制政体、皇帝为专制皇帝的论断影响广泛,流行不衰,并成为中国史研究的基本观点之一。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这一说法产生、传播的历史及其后果加以分析,这一论断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斯多德以来的西方人对东方的偏见。18世纪时个别西方思想家开始以此来描述中国,19世纪末以后经由日本广为不同立场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并通过辞书与历史教科书渗透到大众中,罕有质疑者。